面对寡头垄断的铁矿石市场,“走出去”发展战略一直被中国钢铁行业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大举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但要想在短期内打破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垄断并不现实。 铁矿石市场的火热或许只有房地产业可以与之相比。去年此时,铁矿石现货价格为每吨60美元,而今年4月14日的价格已飙升至181美元。
目前,铁矿石市场的疯狂和房地产一样,仍在继续。
在国际铁矿石谈判越发临近终点的“尖峰时刻”,国内铁矿石进口量与进口价格再度双双创出新高,给原本就极其严峻的国际铁矿石谈判再添不利注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55亿吨,同比增加18%,累计进口金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加42.4%,双双创出新高。
如何遏制这块“疯狂的石头”,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国内钢铁企业急需面对的问题。
审查贸易制度
铁矿石现货价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重要参考指标。
虽然已至暮春,但钢材市场需求并未回暖,而铁矿石外盘现货价格却芝麻开花节节攀升。最近数周,铁矿石现货价都保持了每周每吨上涨2-3美元的态势。眼下,品位63.5%的印度粉矿到岸价最高已达到每吨181美元,今年累计上涨超过40%。
专家表示,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高涨,除了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唱高并操纵铁矿石长协价外,贸易商也是提高价格的重要推手。
“现在倒矿实在太赚钱了。在铁矿石国际市场会议上,基本上都是三手、四手甚至五手贸易商在交流经验。”一家央企的铁矿石贸易部门负责人表示,大量资金正在源源不断流向铁矿石现货市场,无数中小贸易商在其中层层倒卖,提高价格,牟取暴利。
一家钢铁企业专门负责印度矿石贸易业务的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年的国际铁矿石谈判前景黯淡,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缩量限供,矿价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有强烈的上涨预期。国内现货市场受此影响,囤积、倒卖的热情被大大激发。
“不仅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铁矿石,高品质的印度矿一样供不应求。现在有矿山合同的贸易商直接拿着美元到印度,在港口现货价格上加价、付款,然后跟船回国。到了国内,没有一手矿资源的贸易商就用现金买卖,囤货待涨,赚取利润。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贸易商大量资金在现货市场上流转,铁矿石价格不可能被炒到如此高的地步。”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期出台了多项政策,试图扭转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局面。首先是关于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审定标准规定,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其次,铁矿石进口严格执行一级代理制,保证铁矿石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贸易商不能进行二次贸易,违反自律公约的企业将被取消资质;第三,中钢协还将建立铁矿石流向审核制度,对于一些进口劣质矿的合同,海关将不予进口、备案。
大连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析师岳阳表示:“上述政策本身的出发点在于整顿我国混乱的铁矿石进口市场,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与有力的执行,应该会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对提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中钢协近日又表示,我国在两月内不从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处进口铁矿石。
长协价或将终结
力拓公司近日发表正式声明称,正在与客户协商铁矿石季度定价方案。至此,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已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力拓铁矿石部门首席执行官沃尔什在声明中表示,力拓的这一立场反映了铁矿石市场正在脱离年度基准定价体系的结构性转变。年度基准定价体系只有在反映市场基本面时才能起效,否则就需要改变。
在力拓之前,必和必拓今年3月底宣布,已经同一批“相当数量”的亚洲客户签订铁矿石销售合同。这些合同将摆脱之前的年度定价机制,改为基于到岸价的短期协议。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稍后也宣布,已经与全球97%的客户达成季度合同,以取代之前的年度合同。力拓的最终加入,标志着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长协改短约”,我国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纷纷表态,表示将继续坚持长协价。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近日表示,希望继续坚持从长远利益出发有利于买卖双方的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
然而,业内专家对此并不乐观。
岳阳认为,一方面是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寡头垄断以及幕后推手的暗中相助,另一方面是众多国内钢企和贸易商的巨大需求及无序内耗。在国内钢铁行业集中度没有真正提高、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没有明显下降、行业内部不团结的局面没有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仅靠个别部门和部分钢铁企业的力量,尚不足以对抗国际三大矿业巨头。长期来看,要想真正提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只有走产能集中一条路。
贾银松表示,为了促进钢铁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加强生产经营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为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创造良好条件。
钢企海外并购紧锣密鼓
随着铁矿石价格的持续走高,国内钢铁企业加快了海外并购步伐。特别是进入2010年后,国内钢铁企业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
近日,力拓与中国铝业公司签署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及运营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按照已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力拓在西芒杜项目中的股权将由新的合资公司拥有。中国铝业公司将通过单独出资分期注入13.5亿美元用于未来2-3年的项目开发工作,从而获取合资公司47%的股权。中国铝业公司完成支付13.5亿美元后,力拓与中国铝业公司在西芒杜项目中的有效股权比例将分别为50.35%和44.65%。西芒杜项目一旦正常运营,预计每年铁矿石产量可达到7000多万吨。
在力拓和中国铝业公司签署联合开发西芒杜项目协议后,澳大利亚金必达矿业公司宣布与鞍钢股份达成650亿美元铁矿石销售合同,同时将把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的Karara磁铁矿终生开采权卖给鞍钢股份。预计该铁矿在未来30年内年产量为3000万吨,首批销往中国的铁矿石将在明年下半年装船。
最近,山东钢铁集团也加入了海外并购的行列。日前,山东钢铁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洪桥集团就巴西Salinas铁矿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备忘录,山东钢铁集团通过与新汶矿业集团以及洪桥集团三方合作,最终介入开发巴西Salinas铁矿石项目。
专家表示,面对寡头垄断的铁矿石市场,“走出去”发展战略一直被中国钢铁行业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大举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但要想在短期内打破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垄断并不现实。
岳阳表示:“全球经济正在走出低谷,在此情况下,企业若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晚,否则一旦全球经济重新景气,资源价格将会大幅度走高,‘走出去’的成本也会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届时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谨慎’起来。”(陆晓辉)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