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比较效益低油菜种植下降,我国油料安全隐忧凸显

时间:2017-05-11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日前在河南省部分油菜产区调查发现,由于长期干旱少雨,油菜普遍受旱严重,不少地方预期减产幅度较大,局地甚至面临绝收,由此进一步凸显国内植物油安全存在的隐忧。在冬小麦旱情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上述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叶县廉村镇和水寨乡共同拥有一个万亩油菜示范方,其中廉村镇油菜种植面积为7000亩。在廉村镇高柳村和水寨乡霍张村,记者注意到,成片的油菜地里满是干枯的黄叶,远看只有星星点点的绿色。罗山县是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的项目县,高寨村村支书高正军介绍,当地农民素有“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的种植传统,全村1900多亩耕地,油菜种植面积在1200亩。“通常我们的油菜能打600斤/亩,但是现在受干旱影响,估计绝收面积在900亩左右,好点的地块预计亩产也只有150斤左右。”2月25日至28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息县彭店乡种粮大户柳学友告诉记者,降水使得冬小麦旱情大为缓解,但在油菜生产方面,除了此前已经浇过、苗情尚好的地块外,降水意义不大,“我已经打算好了,把那些油菜地种早玉米。”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除了长期缺乏有效降水、没有水源、灌溉条件差以及油菜本身不耐旱等自然或客观原因外,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植意愿下降造成抗旱积极性不高,也是导致油菜旱情严重的重要因素。罗山县灵山镇农民徐德朗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年份,当地油菜亩产300斤,除去种子、农资、机耕等约300元的投入,按照2.6元/斤菜籽计算,一亩油菜收入约在480元,而小麦亩产1000斤,除去300元的成本,按照市价1元/斤计算,亩均收入在700元。相比起来,大家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减少,下游一些油脂加工企业甚至出现“吃不饱”现象,由此引发菜籽收购大战。固始县一家油脂加工厂老板邓正红介绍,因为僧多粥少,近年来每到菜籽收购期间,各家油脂企业都要为争夺原料而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家保护价。“尽管如此,一些加工厂还是买不到货,有的生产线暂停,有的只好进行设备改造,转为加工米糠油。”

河南省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省冬油菜播种面积为560万亩,主要集中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陈艳军表示,根据此前所做的调查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旱灾将导致今年河南省油菜减产15%至20%,但这并非全国的特例。根据农业部门对油菜主产区的苗情调度分析,当前油菜长势不平衡,西南及长江中游地区长势好于上年,但长江下游地区长势略差于上年。

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民间人士李鑫认为,由于人工投入大,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农民种植油菜的意愿趋于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抛荒现象,还有的则将播种方式从移栽改成撒播,由此造成抗灾性差,单产降低,这些都将给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旱灾造成的减产将进一步打击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李鑫说,“建议决策部门对油菜生产在油料生产格局中的定位给予清晰、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出台综合应对方案。”

陈艳军认为,某种程度上,油菜生产的滑坡已经威胁到国内的植物油安全。相关专家认为,在“先保粮后保油”的生产战略下,要搞好油菜等油料作物生产,应继续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同时在市场决定价格的前提下,建议给农民制定目标收入,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此外,面对有限耕地带来的制约,可以选择出油率较高的油料作物,适当增加播种比例。(张兴军)

来源:国际商报

  • 上一篇:风电产能过剩致恶心竞争初现,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 下一篇:欧盟首次对中国高档进口纸征反补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