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留学期间,范亚男没有改变自己爱逛服装店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制造’是最好的选择,实惠而且有亲切感。”去年10月,她特意去经常光顾的服装城挑选了一件漂亮的羽绒服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回到家后她才发现,衣领的标签处不是自己熟悉的“中国制造”,而是标着“越南制造”的字样。
范亚男看不出“越南制造”和“中国制造”的区别。但就是这摆在“制造”之前的两字差别,对于其所代表的国家来讲却有着太多的意义。谁的生产成本高,谁就越有可能被市场抛弃。 李志在广东拥有一家外贸企业,可现在他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开1500元人民币的月工资都很难留住工人。“如果外商不满意你提出的价格,他们可以立即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而一旦我们失去订单,将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在中国的制造行业中,虽然众多贴牌企业都面临着哈姆雷特式的抉择,但选择的权利并不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主客观条件都给予他们“不思进取”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东南亚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成熟,这些靠着价格和人力资源优势吃饭的贴牌企业很可能面临被“一锅端”的结局。
最近,本国电子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严重,引起日韩等国业界的担忧。比如拿日本来说,产业转移带来升级换代原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转移产业后,日本并未显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无法通过发展新兴经济来填补产业转移留下的空间。同样在欧洲,随着产业转移趋势的不断深化,“去工业化”趋势日益严重,英法等传统工业强国现在纷纷呼唤企业回归,致力于重振制造业。
危机之下压力重重
声名显赫的“中国制造”突围之路障碍重重。各种因素叠加起来,“东南亚制造”足以叫板“中国制造”。 在加拿大留学期间,范亚男没有改变自己爱逛服装店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制造’是最好的选择,实惠而且有亲切感。”去年10月,她特意去经常光顾的服装城挑选了一件漂亮的羽绒服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这一次购物的经历和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愉快的购物环境、心仪的款式、合适的价格。然而,回到家后她才发现,衣领的标签不是自己熟悉的“中国制造”,而是标着“越南制造”的字样。
范亚男看不出“越南制造”和“中国制造”的区别,相似的质量和价格,甚至是一样的款式。或许小范的感觉与多数国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趋同。
但就是这摆在“制造”之前的两字差别,对于其所代表的国家来讲却有着太多的意义———抛开其他因素不论,某种意义上讲,谁的生产成本低,谁就受投资者欢迎;相反,谁的生产成本高,谁就有可能被市场抛弃。
事实已经再清楚不过:一方面,急需破解社会转型难题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方兴未艾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正沿着中国20年前走过的发展轨迹,迎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春天。金融危机的创伤还未平复,“订单流失”又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危机。
一名美国投资商曾感叹,在中国,服装企业周围不出百米就有很多纽扣店,这种“产业集群化”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算起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常年积累下来的产业规模和劳动力素质都已经处于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江苏大生集团是中国纺织行业的“排头兵”,其产品远销欧美日。在外贸企业订单流失并以纺织行业首当其冲的大背景下,大生集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好,交货及时,且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多年来发展所积累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取代的。”负责集团进出口事宜的总经理杭旭娟告诉记者,集团目前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李志(化名)在广东拥有一家外贸企业,可现在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李志坦诚现在开1500元人民币的月工资都很难留住工人。而且,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外贸订单有所增多,但他根本没有涨价的资本,“如果外商不满意你提出的价格,他们可以立即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而一旦我们失去订单,将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美经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教授告诉记者,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测算,去年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为1.08美元/小时,相比之下,印度为0.51美元/小时,越南为0.38美元/小时,而孟加拉国仅为0.22美元/小时。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根据最近数据的显示,周世俭预计今年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达到1.21美元/小时,而这个保守的估计数字已是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的2到3倍。
这样看来,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李志的外贸公司劣势非常明显。悬在李志头顶的另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日益敏感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周世俭指出,对人民币的升值猜测是促使生产成本上升、加速产业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对于沿海地区依赖出口生存的企业来说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除此之外,声名显赫的“中国制造”突围之路障碍重重,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措施不断袭来,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也频繁施压;同时,孟加拉、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却享受着欧盟和美国为最不发达国家设定的关税优惠待遇,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东南亚制造”足以叫板“中国制造”。
产业转移何去何从
中国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还应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若完全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美国式的“安乐死”显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从历史上看,制造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转移似乎是不可回避的。美国的制鞋业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安乐死”:1976年美国本土市场上53%的鞋子由国内企业生产,到1986年,这个比例下降到22%,而到了2006年仅仅剩下1.5%。这样的“安乐死”之路,被认为是产业升级的规律。
二战结束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经历了从欧美到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过程,而全球产业链转移的下一站被普遍认为是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国家。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的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还应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全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美国式的“安乐死”显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在中国,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是有益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应完全放弃。”周世俭分析指出:“面对冲击,结构调整是必须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档次、创名牌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发展道路。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是结构调整不能急功近利,二是保持低、中、高各种水平的产业模式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内部的合理配置也非常重要。”中国人口众多,且地区间人口素质存在差异,发展高新技术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但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人口同样需要就业。在目前的阶段,过分强调产业升级会损害这部分劳动者的利益,将无益于建设公平社会。
康奈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跨国投资的意向,目前,意大利制造的皮鞋生产均价为28美元,而中国制造的皮鞋均价仅为5美元。但中国康奈集团生产的皮鞋均价已经达到了15~20美元,集团主营中高档皮鞋,产品附加值高,因此将专卖店布满全球20多个国家。但该企业人士也认为,海外投资存在不少风险,中国企业尚未在世界鞋业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其实,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制造”的冲击还没有想像那样严重,目前大多数中国的外贸企业还没有受到“产业转移”的正面冲击,在欧美市场上,“中国制造”风光依旧。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制造业的确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线上。
但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中国的企业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产业转移的冲击不可避免,但可以改变的是应对策略,基于不同的发展理念所作出的决策规划,也将书写截然不同的历史。
记者手记
贴牌企业面临哈姆雷特式的抉择
□本报实习生 朱玥
加工贸易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许多贴牌企业来说,成本上升和产业转移带来的生存困惑不容忽视。向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建设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这个思路不错,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长三角一家贴牌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坦承,在目前的环境下,想要建设自己的品牌,难度很大。“首先,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广告费、宣传费、前提投入全部加起来得上千万,这显然不是我们这种小企业能承受得了的;而在这些之外,你还要面对‘三无品牌’的恶性竞争。”在他看来,后者是才是最要命的,三无品牌,生产成本低,光凭着价格战就能轻易地挤压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是我们不想转型,实在是内外的压力很大,力不从心。”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鉴于生产流程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利润空间较大的特点,对于贴牌企业,投资者仍趋之若鹜。但由于主客观环境的限制,很少有人愿意进行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导致发展模式雷同。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企业主缺乏忧患意识,并未对潜在的威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面提到的那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南亚国家抢夺外贸订单的冲击确实存在,但目前的影响并不大。“订单流失的情况确实有,但我们的优势很明显。而汇率波动预期和银行加息预期,才是目前真正让我们头疼的事。更何况更新设备,产业转型,甚至培育一个品牌,成本太大,这些长远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还没有认真考虑过。”
在中国的制造行业中,虽然众多贴牌企业都面临着哈姆雷特式的抉择,但选择的权利并不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主客观条件都给予他们“不思进取”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东南亚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成熟,这些靠着价格和人力资源优势吃饭的贴牌企业很可能面临被“一锅端”的结局。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