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卡车企业小批量出口订单似乎活跃了很多,大有“遍地开花”的架势。这让记者有些担忧,只有销售没有售后服务保障,这样的出口能否持久。
据了解,企业接到的小批量订单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企业在某海外目标市场进行产品投放尝试。对此,企业通常在产品质量、网络服务方面有较为充分的准备。其二,来自海外市场的零星订单,企业并没有在这些市场拓展的准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这种订单,企业大多按普通贸易方式,将整车与常用零部件以捆绑销售的形式出口,企业不承担对产品的售后服务。这些订单的用户,在未来一两年内,就可能面临售后服务保障的问题。
小订单带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售后服务需求的增加。对企业而言,当某一海外市场的产品达到一定保有量时,才会在当地建立售后服务网络。目前很多国家进口的我国汽车仅有几百辆甚至几十辆,厂家在当地建设售后服务网络的可行性很小。去年,记者去蒙古国乌兰巴托采访时,看到当地户外广告上有北奔重汽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但正规的售后服务网点寥寥无几。
规范、及时的售后服务,是产品实现二次销售的重要因素,也是汽车品牌在当地长远发展的保证。小批量订单往往得不到厂家的售后服务,从而引发一系列矛盾纠纷,影响企业在该市场的品牌形象。因此,应理性对待小批量订单。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卡车企业的出口方式仍然以整车为主。在国外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情况下,整车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高。
去年10月,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针对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要着力推进汽车出口结构转变,在出口贸易结构上,要推动汽车出口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和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在售后服务主体上,要推动汽车出口从依赖进口商网络向自主建立营销体系转变。现在看来,卡车企业组织产品出口仍然要勇于抓住时机,大胆走出去,以产品、技术和资本输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在当地市场的持久发展。<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