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药品零售百强高增长下有隐忧

时间:2010-04-26 00:00:00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零售药店奋勇争先。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09年中国药品零售连锁百强名单,经过一年的激烈搏杀之后,行业精英座次再次排定,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药房、广东大参林位列三甲。在金融危机影响最明显的2009年,零售连锁百强依然保持强势,销售额快速增长,非周期性行业的抗跌性得以充分显现。

据统计,2009年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前100强销售总额达581亿元,相比2008年的521亿元,增加了60亿元,同比增长11.5%。前十强企业销售总额合计235亿元,占百强销售总额的40.48%,与2008年38.62%相比,增长将近两个百分点。

销售增速放缓“百强的销售额在增长,但相比2008年15.85%的增长速度,2009年的增幅有所下降。同时,药品零售在产业链中的占比也在下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分会秘书长秘铁华告诉记者。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已经上路,药品零售企业原本寄望在医药分家的政策预期下,能够打破医疗机构市场垄断的坚冰,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从目前来看,利好非但没有兑现,药店的市场空间反而呈现被压缩的趋势,其销售增幅的不升反降,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

秘铁华分析指出,药店企业经营业务主要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和非药品三个部分,目前药店的处方药经营没有获得真正的政策支持,销售受到限制,而占据销售终端80%份额的医院,处方外流日益困难,导致药店处方药销售呈现下降态势。

挤压药店销售份额的另一个因素来自社区卫生所。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政策既出,让过往门前零落的社区卫生所成为“香饽饽”,人们纷纷前往购买医保药品。

“发展社区卫生所的政策设计,原本是为了分流蜂拥挤进大医院的患者,缓解看病难的现实问题。但目前看,由于社区卫生所医疗设备不足,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致使患者不愿进社区卫生所看病,医药功能无从发挥,社区卫生所变成了销售药品的地方。”秘铁华说。

在他看来,现在零售药店已经遍布城乡,基本可以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在市场配置资源能够到达的地方,政府没必要再投入大量财力,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应该把钱投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不仅如此,药店在非药品销售上也同样受阻,销售增幅下降。据了解,现在有些地方药监部门因受制于监测和管理能力的局限,便禁止药店销售化妆品、保健品等非药品类产品。反观美国和欧洲等地,零售药店非药品销售额往往高于药品的销售额。

“两头都在堵,这就导致了药店销售增幅的下降。”秘铁华说。

市场格局未变对比2008年的药店零售连锁百强榜单,2009年位列前茅的企业阵容基本稳定,多为一些熟面孔。这表明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催生市场变局的情况下,行业龙头的“江湖”地位依然巩固。

“药品零售百强中排名前10的企业没有大的变化,大都是经营10年以上的老企业。”秘铁华分析说,这些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店铺资源、采购渠道、营销渠道得到了积淀,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竞争白热化阶段。业界普遍认为,伴随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零售药店行业的烽烟可能更浓,扩张连锁规模,做大做强,将是连锁药店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扩张就需要资本的支撑。在此次连锁百强前三甲中,都可以看见外来资本的影子。海王星辰早在2007年就已经在美国上市;老百姓大药房正在积极谋求上市,此前已获得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82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广东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也直言,其目标锁定在“上市大联盟”的方式。显然,正是借助了强势资本的力量,这些企业才迅速做大了连锁规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述三甲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均选择以直营店为主。业界人士分析,由于目前市场环境尚不规范,药店企业不愿采用松散的加盟店形式进行扩张,而是选择直营,在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各区域门店的统一管理和运营,总部能对门店绝对控制,企业也可以独享利润。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兼并收购或许成为未来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眼下的多事之秋,药品零售药店的前景仍存在变数。秘铁华认为,尽管目前有些政策似乎对零售药店不利,但既然新医改已经确定了医药分家的大方向,可以预期,零售药店未来将肩负更大的责任,市场前景也值得期待。

来源:国际商报

  • 上一篇:需求萎缩,西南旱情考验化肥产业
  • 下一篇:为争新订单被逼降价,我船舶出口后期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