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超首次推出的U23新政无疑是人们关注的新话题,首轮比赛共有22名U23球员以首发和替补身份上阵,出生年份从1994年到1999年都有。其中首发打满全场的球员有5人,半场之内被换下的有3人,暂时没有U23球员取得进球。
新政考验各队青训家底
U23新政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倒不是该政策可能“拔苗助长”,而是没有留给各队足够的准备时间。很多俱乐部不得不立即从其他俱乐部引进U23球员,甚至火速把留洋的小将收归囊中。
16支球队一共注册了108名U23球员,每轮中超至少有16人首发、32人进入上场名单,但有的俱乐部派上的还不只1名U23球员。说到底,U23新政考验的还是各俱乐部青训家底的厚薄。
去年甚至更早已经有意储备锻炼U23球员的俱乐部根本不会犯愁,比如恒大、富力、亚泰、建业、权健、贵州、河北等队。相比之下,国安购入唐诗、上港购入韦世豪、苏宁购入高天意、泰达购入杨立瑜、力帆购入南松则都是临急抱佛脚之举。辽宁、延边等队缺乏实力突出的U23球员,只能凑数。
从首轮来看,情况大体符合各队的储备情况。比如富力的黄政宇、河北的高准翼、恒大的陈泽鹏、权健的刘奕鸣等,他们在联赛中的出场次数都已超过10场,如今首发并打满全场是水到渠成。而对于上港、辽宁、延边等队来说,他们的U23球员基本没有中超经验,主教练在上半场就换下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很多人认为,如果U23球员不能真正打上主力,那么这项政策就是浪费资源,甚至违背职业联赛规律,导致不公。但试问,一些俱乐部用溢价10倍的天价引进大牌外援、用溢价百倍的价钱来引进内援,何尝不是浪费资源?难道用重金堆砌的“超级外援”去欺负长春亚泰这样的“平民球队”就算公平?
反哺国字号的无奈手段
如果只剩下资本的狂欢和所谓“亚洲第一上座率”的表面风光,那么中超只会变成一个“空心”联赛。比如上港号称青训一流,今年有多达12名U23球员,但在3名天价外援的压制下,根本没有一人符合博阿斯的“战术需要”,难怪博阿斯自始至终对U23新政大为不满。
去年中超首轮首发的U23球员只有区区3人,先不论效果,如果没有U23新政,这班其实早已不算“年轻”的球员还有多久才能在中超上阵?
即使从比赛的质量来看,其实U23球员除了个别实在能力所限之外,大部分还是很好执行了场上位置职责的。虽然大部分人都是打中后场的防守位置,但申花的徐俊敏、泰达的杨立瑜、国安的唐诗还是体现出了不错的进攻能力。
如果U23球员们能把今年的中超作为起点,得到更多高水平比赛的锻炼,未来国家队的人才梯队才会得到有效的反哺。否则,在疯狂外援的压制下,他们再晚几年才能得到上场位置的话,国家队未来的10年依然是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