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17年是国家加快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一年。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浪潮中,中国田径也迎来了收获颇丰的一年。从伦敦世锦赛到天津全运会,从成绩超越、规模扩大到举措创新,“突破”成为了这一年中国田径的关键词。
传统项目优势延续 短跳跨实现突破
在今年8月举行的伦敦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取得了2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五位,这是中国队参加田径世锦赛以来取得的历史第二好成绩。短短十天的比赛,中国田径的健儿们为国人带来了许多惊喜。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历经十年圆梦冠军;吕会会以 67米59的成绩创造了女子标枪新的亚洲记录;21岁的小将杨家玉成功登上女子20公里竞走的最高领奖台。中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的领先地位再一次在国际大赛上得到展现。除此之外,包括撑杆跳、跳远在内的短跳跨项目也在世锦赛上迎来了新突破。薛长锐以5米82的成绩获得男子撑杆跳第四,刷新了中国男子撑杆跳在世界大赛上的最好名次;中国队参赛成员中年龄最小的石雨豪和21岁选手王嘉男在男子跳远中跳出北京世锦赛上铜牌水平的8米23。
过去的一年,中国田径运动员不仅在世锦赛上创造佳绩,在其他各项世界大赛中也有出色表现。5月,在2017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上,苏炳添以10秒09的成绩夺冠,成为中国首个钻石联赛百米冠军;6月,在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北京站男子跳远比赛中,小将石雨豪以8米31的成绩夺得冠军,同时创造了该项目亚洲青年记录;随后7月举行的2017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摩纳哥站,由吴智强、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组成的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以38秒19的赛季最好成绩力压美国队夺冠。
而在今年备受关注的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天津全运会上,中国田径也创造了不少优异成绩:男子200米决赛,谢震业跑出20秒20的成绩问鼎,创造新的全国纪录;郭钟泽则在男子400米比赛中以45秒14夺冠并打破全国纪录。
2017年是中国田径在赛场上实现成绩突破的一年,作为竞技体育的两大基础项目之一,中国田径正努力用实力和成绩为实现“体育强国”添砖加瓦。
竞赛体系新探索 办赛模式新突破
2017年是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一年,中国田径在竞赛体系、办赛模式上跨出了全新的一步。
今年6月,中国田协推出了“我要跑奥运”的系列活动,这是在实现“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田协做出的重要创新,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活动站上奥运舞台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在随后举行的伦敦世锦赛上,就读与北京大学的普通大一新生刘庆红成为了中国首个跑进田径世锦赛的中国业余运动员。
在四年一度的全运会上,中国田径也实现了竞赛改革的新探索。今年全运会首次为海外华人华侨打开了大门,赛场上也因此出现了以个人名义参赛的海外华人华侨选手。借助全运改革的春风,来自加拿大的女子标枪运动员妮娜出现在全运会的田径场上。此外,今年的全运会田径项目首次允许运动员跨单位组合参赛,以往紧张的冠军省份争夺变成了轻松愉快的超强田径盛宴。这一参赛方式的创新在提高全运会竞技水平和观赏性的同时,也达到了为奥运备战工作探索新方式的目的。
此外,中国田径在过去的一年改变了以往“大而全”的办赛模式,除在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等赛事上保持一定规模外,其他赛事逐步实现小型多样化的办赛模式,举办田径嘉年华单项赛、田径街头巡回赛,让田径走向学校,走上街头。而把包括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在内的多项赛事打造成为高端国际精品赛事。
从比赛方式到办赛模式,从选拔人才到提升竞技水平,再到大田径文化的宣传,中国田径都在2017年完成了新探索、新实践、新突破,中国田径的崛起也从赛场上走到了赛场下。
坚实后备力量 创新突破发展理念
为了转变高水平教练的训练观念,中国田径在2017年继续开展“高水平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工程”,邀请众多国内外训练专家与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训练理念的分享,旨在改革教练员的培训体制和管理模式,用发展的眼光对田径教练员培训体系进行全新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与国内体育高校的合作也成为了中国田径交流学习、创新理念、寻求突破的重要一环。
此外,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是过去一年中国田径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升的重要保障。截止到2017年,全国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共达到170个,在训队员超过4000人。坚实的后备人才队伍为中国田径不断输送优秀人才,相应的竞技水平提高也在各项大赛上得到了体现。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田径充满希望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基础大项水平相对落后、如何进一步提升优势项目水平仍然是中国田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在中国田径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田径在新周期定能砥砺前行,再创奇迹。(中国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