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的广场礼堂举办了“中国武术协会及昆仑决战略合作发布会”,这是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一线职业赛事中和武管中心的最新签约合作。
从出席的领导可以看出,武管中心对此次签约相当重视,中心主任张秋平和老资格的业务副主任陈国荣一起到会。他们俩和昆仑决创始人、董事长姜华;红树林品牌创始人、今典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张宝全、昆仑决执行总裁罗为民一起,在数百名记者、拳手和经纪人、武馆教练的关注下,按下了象征战略合作启动的启动球。
《昆仑决》是最近3年来,国内崛起的最好的职业搏击赛事IP之一,其崛起的速度打破了此前人们对于《武林风》一统天下的认知。在赛事宣传包装能力、赛事纪录体系、相对来说的公平性上,《昆仑决》一直做得在业内都是有口碑的。但是崛起过快也使得《昆仑决》于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了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国内拳手的资源水平不够。
《昆仑决》的赛场上有很多不错的国际一线拳手参战,其比赛过程精彩,公平性也很少受到诟病。但是如果当年K-1没有魔裟斗或者佐藤嘉洋,只能看彼得-阿兹或者播求,那么很难在市场上得到日本拳迷的全面认可,达到自己的辉煌。
和此前的《武林风》以及现在有国内拳手资源最好的《勇士的荣耀》乃至以盛华国际武术为基础的《英雄传说》相比,《昆仑决》短时间膨胀得过快,使得该赛事缺乏打造真正的自己旗帜性拳手的时间。
虽然位宁辉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其一直缺乏封神之战;吴雪松在一些赛事打出了经典战绩,但是其发挥的不稳定也令人摇头。看看《昆仑决》选拔中国战队在泰国的惨败,更是令人对此短板忧心忡忡。
那么和武管中心的战略合作能够帮助《昆仑决》补上这个短板么?有国家支持的散打体制内拳手群,一直是一块有待开发的金矿。那里面有非常好的选手,他们的训练也较为系统。这些拳手缺乏的是职业擂台的外战经验和国际训练体系。在国内的散打训练体系下,很多拳手的技术特点是向着适应散打业余规则和全运会倾斜的。所以体制内的拳手如果出来打类似《昆仑决》这样的职业比赛,也有改型适应期和需要进一步锻炼。
和《昆仑决》的合作,完全可以帮助体制内的散打拳手走出来,提升水平。
在发布会上,武管中心的主任张秋平表示,“希望能够和昆仑决这样的中国原创搏击格斗赛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让外国选手到中国的擂台上来打中国的规则。”
张秋平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此前新浪体育曾经对比过《昆仑决》的赛事规则。虽然在宣传上,《昆仑决》表示自己的比赛是自由搏击,但是其和世界流行的K-1规则有很大不同。K-1规则禁止任何投技、甚至控制对手腿的行为。而在《昆仑决》,摔法是有效技法,并且不禁止箍颈连膝。
《昆仑决》的这个规则,实际上和现行正在探讨中的国际散打职业规则很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国际职业散打规则,比如《武战》的规则还多一个容许横肘进攻。因此,在《昆仑决》资金体系和非常成熟的赛事包装下,体制内的散打选手补足拳法缺陷,参加《昆仑决》的比赛得到锻炼是绝对可行的,而且改型也比去打踢拳更为容易。
以前中国的散打走不出去,主要是资金和赛事规则以及判罚体系的落后,而现在在《昆仑决》,武术出海的这两个弱点都可以被补足。
在7月5日的发布会上,当新浪体育问到这次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时,武管中心的副主任陈国荣回答说:“体制内到体制外,目前国内的赛事平台很多,体制内的我们有《ff信赢天下》、《真功夫》,《武战》等,体制外讲则有《昆仑决》、《武林风》、《勇士的荣耀》……46号文件后,老百姓关注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武管中心)之所以选择昆仑决合作,是因为我们要支持《昆仑决》这种原创有话语权的赛事平台走上国际,创造自己的核心赛事。我们两家合作是资源融合,在不一样区域利用资源共同打造以武术为核心内容,包括各种武技,希望以后世界上说道武术就是《昆仑决》,这样可以在世界上武术核心的市场价值。”
陈国荣虽然提到了资源融合,但是对于最核心的拳手资源,他没有给出具体的回应。
轮到昆仑决创始人、董事长姜华回答的时候,他提到说:“我们办了两个不同的赛事内容。站立格斗是中国武术散打还有综合格斗MMA,在和武管中心合作之后,我们听武协来共同推动发展,我们期待在运动员的培养上进行合作,以赛带训。”
从双方来说,如果在人才培养上达成共识的话,那么这一战略合作应该是双赢的。但是具体实施的细节,目前还没有对外进行详尽的披露,只能有待进一步实施观察了。(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