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南京猥亵女童事件:漠然无知也是一种“犯罪”

时间:2017-08-15

文丨特约评论员 安安

这两天,一个无袖连衣裙小女孩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被网友的马赛克善意遮住脸部的她,遭遇的是麻木之下最不善意的侵害。

8月12日,有网友微博举报,她在南京南站候车室,看到一名年轻男子把这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幼女“一把拽过去”坐在他腿上。该男子伸手到小女孩裙子里,直接抠摸着孩子的胸部。而女孩低头玩着手机,没有丝毫异样或抵抗。更让旁观者震惊的是,坐在男子身边一对年约50岁的男女,“看起来是他们的爸妈”,竟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制止。男子涉嫌猥亵的行为持续了至少5分钟。

8月14日上午11时许,澎湃新闻从南京铁路警方获悉,涉嫌猥亵女童的小伙已被南京铁路警方抓获,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嫌疑人会受到何种处罚是目前舆论比较关注的,根据刑法第237第3款的规定,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儿童的,由于儿童对性的辨别能力很差,法律并不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不论儿童是否同意,也不论儿童是否进行了反抗,只要对儿童实施了猥亵的行为,就构成猥亵儿童罪,就应当立案侦查。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的,应依“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重处罚。

但疑似猥亵女童案曝光后,有媒体采访律师说,这样监管不力的父母是要被追责的。“不过,考虑到嫌疑人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动作的危害性、隐蔽性,也不排除给予嫌疑人治安处罚的可能性。”

嫌疑人会受到何种惩处或许并不是最让人担忧的,警方已经表态将依照情形依法严肃处理。更令人不安的其实是小女孩身边“疑似父母”的人那两张麻木不语的脸。

两张脸上的漠然、对猥亵的无意识,也许还有农村特有的对男丁的偏爱纵容,简直太难被演员展现出来。即便他们察觉到不妥,“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思维又成为一种和稀泥的最好台阶。

监护人的漠然不语,无疑也是一种犯罪。家长对熟人“过分亲昵”的无视、轻忽,都是把天真的孩子推向了恶魔。甚至还有一些网友不负责任地说:“人家家长都没说,关你啥事?”恰恰是这样一些不懂法、也不懂孩子的轻率之言,把那个小女孩推向无人可以出声求救、只能低头默默玩手机的黑暗深渊。

“熟人犯罪”在儿童性侵案中的比例,高到不敢相信。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在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中,已知的熟人犯罪占69.28%,将近七成之多。

为保障家庭暴力、性暴力被外界及时发现,一些西方国家有强行报告制度,也有对弱势孩子的紧急庇护制度和相关的第三方庇护设施。而我国还没有建立类似制度。2015年2月4日,江苏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剥夺一位女孩父母的监护权,成为我国首例。但民政部门后续如何照顾孩子,不得而知。

制度的无奈反映的是我国当下的儿童防性侵保护依然严峻的形势。

据《“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民政部的官员坦率地说:“如果这被曝光的就是全部发生的案件了,那真的是一大进步!”这是何等令人沉痛的坦率。

早在2013年9月24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就共同发布了《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要求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但在一些地方,“九龙治水、治不好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就多年疾呼:“在儿童保护领域,防性侵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目前我们存在制度缺失,农村地区制度更加缺失,问题会更严重。”

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这不能变成一句空话。

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全方面构成孩子的防护网,加强立法和社会救助、社会矫正领域的建设。尤其是教育部门,更应推动在基础教育课程里,加进儿童防性侵的专业知识,给千万个孩子、千万个家长补上这一课。

社会长期对儿童防性侵教育的“讳疾忌医”,应该画上句号了。别再让世界多一个南京火车站的小女孩,别再让世界上多一对漠然无知的父母。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 上一篇:治理城市电动车泛滥,根在生产销售端
  • 下一篇:北师大博士论文里的臭氧问题:没想象的那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