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在纽交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书后不久,本周末,即传来京东商城递交更新后招股书的消息。此番新版招股书,确定京东IPO定价区间为16美元~18美元,最高融资规模从15亿美元上升至19.39亿美元,将于5月22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伴随着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新一轮浪潮,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争先恐后的赴美IPO抢滩战更是赚足了各方眼球。阿里、京东的招股说明书中究竟透露了哪些信息,二者是否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马云和刘强东各自通过什么途径强化对企业的控制权?上市时点、地点的选择上又有哪些玄机?
赚钱才是硬道理
从京东最新公布的招股书来看,在线零售是其最主要的营收途径。据财报统计,京东2013年总营收为69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2012年此数据为96.2%),其中在线零售贡献670.18亿元人民币,占比96.65%。剩余超过3%的贡献率由近年逐渐开始发展的开放平台、金融服务业务等提供。2013年,此类业务营收增长122%。不难看出,京东对在线直销的营收模式绝对依赖。随着近年来电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京东本身体量的不断扩大,在线零售增速逐渐放缓,虽说其他业务营收成倍增长,但从体量来看短期内仍然难成气候。
相比营收的大幅增长,京东最为人诟病的恐怕是其持续亏损。2011年、2012年京东全年净亏损分别约为13亿人民币、17亿人民币,虽说该数字在2013年被压缩至5000万元,但外界多质疑这是通过极力压缩运营成本及费用换来,而这种不可持续的压缩被猜测直指上市而来。
相比之下,阿里的盈利能力则令人咂舌。据招股书,阿里巴巴在2013年前九个月营收404.7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177.4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3.8%。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去年前九个月营收中的82.7%,由淘宝网、天猫商城、聚划算三大网站构成,其余业务诸如在线批发、云计算服务等,对于营收贡献率占比仍较小。
二者对比,阿里的盈利能力似乎更让人侧目,但这也与双方所确定的战略思路有关。阿里巴巴以塑造平台为生,在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控制商家及商品质量等方面消耗成本较小。相反,京东自2007年就致力于发展的全国性物流业务,不仅是其精心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多年来持续不变的“化钱炉”。
谁有绝对控制权
此前,京东1月30日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创始人刘强东个人目前持有公司18.8%的股份,且通过控股的两家公司直接持有B类股(1股B类股拥有20票投票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此次IPO后,刘强东的投票权将高达83.7%,享有对京东的绝对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3月10日,腾讯宣布与京东战略合作后,已认购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的15%普通股,而在京东IPO后,腾讯旗下的黄河投资将继续购入总股本的5%,届时将成为京东的第二股东。对于双方的这次交易,有人推测京东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互联网企业混战的局面下,京东的急迫“站队”有为IPO增加筹码之嫌,毕竟腾讯的“背书”影响力不容小觑。对于微信到底能给京东导入多大的流量,没人能说得清楚,但并入拍拍网、QQ网购、易迅三个“包袱”后的磨合和调整,却是摆在京东眼前的难题。
另一方面,据阿里巴巴招股书透露,其个人持股中,马云占股8.9%,蔡崇信占股3.6%,其余阿里高管个人持股均未超过1%。机构持股中,软银持股34.4%,雅虎持股22.6%。从数字上看,软银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但在阿里IPO之后,其投票权将受到限制,决策权仍旧掌握在主要创始人手中。
谈到主要创始人掌握投票权,就不得不提阿里在招股书中大书特书的合伙人制度。故事从1999年马云的公寓讲起,大体是指保护合伙人精神,可以确保集团使命、愿景和价值的持续性。但正是这种合伙人制度遭到了美国投资人的微词,他们质疑这种结构给予极少数人太多的控制权,而忽略了其他股东眼中的信息透明程度。这种质疑会给阿里的估值带来多少影响未可知,但相比估值,笔者坚信马云更看重的是对阿里的实际控制权。
不能说的秘密有哪些
一般来说,不能说的秘密分为两种。其一是不想让你知道,譬如阿里招股书里几乎不怎么出现的支付宝、移动电商。其二是不能让你知道,譬如说阿里一直讳莫如深的物流平台,譬如京东三言两语带过的移动端。
京东不提移动端的苦衷想必人人皆知,毫无增长的业绩确实称不上聊胜于无。在阿里巴巴的手机淘宝如火如荼发展、腾讯的微信业务寻求创收的新背景下,京东仍然在PC端打转转确实让人一阵唏嘘。目前看来,京东似乎放弃了很难再博出一席之地的移动端市场,而是取巧的与腾讯“并肩作战”,腾讯是否能如它所愿的在微信里多给些“版面”和“优待”让人拭目以待。
至于阿里,不能说或是不想说的秘密太多。看完招股书,笔者仍然疑惑,必为亮点的支付宝去哪了?
而这里,笔者更想说的是阿里对于菜鸟的提及,相比于京东大篇幅描述“自营物流”,菜鸟网络的动向着实成谜。
一直以来,阿里旗下电商的物流配送被消费者不断诟病,依托于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使其配送端时常遭到“慢、乱、差”的评价。阿里巴巴成立菜鸟网络之初,确实给人起步虽慢但终是决定迎头赶上的期待。但菜鸟成立一年以来,除了拿地,似乎鲜有动作,勾画的“天地人”三网似乎更谈不上现出雏形。阿里巴巴何时能摆脱物流这块“短板”所造成的“木桶效应”,相信也是不少投资者心中未解的疑问。
给投资者画了哪些“饼”
招股书中许给投资者的未来,无疑是在纸上画饼,饼画的好不好、故事讲得动不动人,或许会对投资者产生不小影响。在此笔者仅列出二者招股书中端上来的“几块饼”,至于能不能打动您,那便是各花入各眼了。
京东的“饼”:
1、为消费者和线下零售商提供O2O解决方案。今年 3 月份,京东宣布将和北上广等15余座城市的上万家便利店进行合作,用户可通过LBS定位在京东平台便利店官网找到距离最近的门店进行购物,京东将利用自建物流体系以及便利店自有的配送能力完成配送。
2、互联网金融。除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和消费类金融服务,京东还在搭建自家的支付平台。
3、拓展以拍拍网为核心的C2C业务。
阿里的“饼”:
1、扩大产品类别和服务;
2、增强移动电商领域领导地位;
3、强化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4、开发跨境电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