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来了!本周能否出梅入伏?

时间:2019-07-10

    7月份,意味着上海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到来。往年这时候,出梅、入伏、高温都要“安排”上了。

    但在本周的上海,不仅高温迟迟不见影子,而且雨水频繁叨扰,全然没有出梅的样子。

    预报显示:今明两天,上海有明显降水,周三至周五有阵雨,周末雨势加强。雨水打压之下,本周气温最高只有31℃,和35℃高温线还有些距离。

    本周恰逢上海常年的出梅日和入伏日。今年,上海能否按时从梅雨季过渡到高温季?

    记者从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获悉,一般来说,出梅往往伴随着主要影响因子——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北抬。就目前气象资料来看,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没有显著北上,本该炎热的上海仍被梅雨所掌控。

    为何副热带高压不动了?又和下雨有什么关系?

    中国气象局一名分析师表示,7月上旬到中旬的时候,副热带高压应当开始北上,“推着”主雨带从长江中下游北到达黄河淮河之间。但是由于西风带槽偏南,阻止了副热带高压北上的步伐,所以,今年主雨带就赖在江南不走了。由于雨带偏南、雨水盛行,长江流域本该出梅,进入高温季。但是受到下雨影响,今年天气异常凉爽,长江流域部分城市未来7天平均最高气温不到30℃。

    总体来看,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长三角中下游地区,这些日子都是雨水多、高温少。

    相比上海,我国南方的雨量更多。中国天气网分析师张娟表示,今年小暑节气期间,南方依旧多强降雨。从大气环流形势来看,副高依然较常年同期偏南,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等地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7月13日至15日和18日前后。

    高温少,是不是代表不入伏了?

    实际上,入伏和真实的气温状况没多大关联。入伏和出梅不同,前者是根据古代历书制定的概念,后者才是需要用气象数据推导的科学概念。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今年7月12日,也就是本周五,上海将正式进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将长达40天。

    伏,是避暑之意。之所以成为“热”的代言人,是因为“三伏”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每天的白天还比黑夜长,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三伏”将至,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将会出现;此时荷花娇艳绽放,进入最佳观赏期;饮食应清热祛暑,多吃水果和蔬菜。(戚颖璞)

  • 上一篇:签约居民8000户,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 下一篇:湿垃圾“破袋”的尴尬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