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高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规律,把伟大民族精神深刻阐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赋予伟大民族精神以全新思想内涵,为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实践动力。河北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几千年来孕育形成了光辉灿烂、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河北大地彰显发扬,成为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进、开创美好未来的宝贵财富。
伟大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伟大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只要勇于迎难而上,主动求新求变,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河北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从来都不缺少创新创造的基因。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面对他国侵扰,力排众议实施以军事为主兼含政治、文化的大改革,“遂胡服,招骑射”,使赵国由弱变强,雄视诸国。数学巨匠祖冲之推算出领先世界的圆周率;著名工匠李春设计了“奇巧甲天下”的赵州桥,屹立千年而不倒;郭守敬制定了精确度与现行公历相当的“授时历”……到了近代,河北诞生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面对侵略者,河北人民创造出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多种战法。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涌现出一批带头探索、创办互助合作社的先进典型,饶阳的耿长锁在五公村带头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遵化的王国藩创办只有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安平的王玉坤、王小其、王小庞靠着三条牛腿坚持办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开创先河,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开辟“半城郊型”经济发展道路;冀南平原上的大名县万北村在全国最早突破“一大二公”束缚,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创造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当前,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要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深入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就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拿出更大的勇气,大力发扬创造精神,在新起点上不断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向更高水平。
伟大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
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他告诫全党同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志,坚定了信心,点燃了在新时代继续奋斗的激情。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伟大奋斗精神也伴随河北发展全程。新中国成立后,河北人民建设家园的伟大奋斗精神空前高涨。被誉为当代“活愚公”的遵化沙石峪人民,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平山南滚龙沟人为发展生产,向穷山恶水要田,“先治坡,后治窝,先顾嘴,后顾腿,向荒山进军”,“敢教日月换新天”。从1965年到1980年,河北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每年冬春两季组织三四十万治河大军治理水患,涌现出一大批“小老虎班”“铁姑娘连”“推车大王”等典型,15年间,开挖疏浚河道53条,完成土方25亿多立方米,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三代塞罕坝人扎根高原,战胜风雪干旱自然灾害,战胜苗木培护困难,把塞罕坝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变成“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美丽高岭,用奋斗实践诠释了理想与信念、责任与担当、奉献与忠诚,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是燕赵儿女的历史传承,是支撑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重要法宝。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创造美好生活、获得幸福,就必须努力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幸福的内涵、提升幸福的层次;只有奋斗,才能换来成就和尊严,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天道酬勤,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只有拿出闻鸡起舞、昼夜兼程的奋斗姿态,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燕赵大地更加美丽富饶。
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柱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会坚不可摧;一盘散沙、离心离德,必然一事无成。中国人民在进行生产斗争、应对自然灾害、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样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河北这块土地上,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佳话一直在上演。这里有先祖们“合符釜山”的伟业,开创中华民族统一融合之先河;这里有将相和的美谈,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换来的是赵国的安定强大;这里有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军民同仇敌忾、光复山河;这里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四天内,就有来自全省、全国各地的15万救灾大军抵达唐山,他们争分夺秒、舍生忘死救人救灾、恢复重建;这里有以大局为重的默默奉献,1996年特大洪灾发生后,河北提出保京津、保铁路、保油田、最后保自己的“四保原则”,保证了京九铁路、华北油田和首都北京的安全。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使得中国人民深知团结的意义。团结一心既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经千难万险更加朝气蓬勃的重要法宝,也是改革开放40年高歌猛进、创造奇迹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团结、团结、再团结。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伟大梦想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仅形成了小康、大同、兼济天下等理念,而且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勇担使命、实干兴邦,把伟大梦想付诸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优秀的河北儿女为这个梦想付出了巨大牺牲。李大钊的梦想是民族解放,他在国内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马本斋的梦想是救国救民,他治军严明,立下“救国家,救人民,不怕死,不爱钱”的誓言,始终牢记民族大义和抗日大局。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梦想是“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他说:“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着近代以来几代中华儿女的夙愿,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河北简称冀,是充满希望之地,是一片实现梦想的热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只要每一个河北儿女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能汇聚磅礴之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孙增武)
(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