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早晨,黄骅港,小雨淅沥。
长长的码头伸向大海,轮船的身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蜿蜒的列车,喘着气的重卡,正从铁路和高速公路上奔腾而来。
此时,离港区不远的冯家堡新区,一位闲适的老人正在数小区门口进出的车辆。
他叫翟玉池,是冯家堡村村民。去年,村子进行了拆迁,新建的冯家堡新区成了这个新生城市的一部分。
今年38岁的应楠是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 值班经理,自2011年6月来黄骅港工作以来,做为一名生产一线的亲历者,见证了黄骅港集装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图为应楠在港口工作的场景。崔文凯摄
驶来首艘万吨轮
“早晨进小区的车堵了半小时进不来。哪儿想过这里能变成一座城呢!还不是因为有了大港。”75岁的翟玉池说,自从有了港口,冯家堡人的生活就变了。
翟玉池老人至今认为,是一张报纸,引发了小渔村渴望有个港口的最初愿望。
“那是1979年11月,我从一张裹东西的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说东北农户改革开放搞养殖,挣了钱。我想,自己也可以搞养殖挣钱啊。”老人说,于是他从生产队讨要了两只淘汰的残貂打算试试看,这儿小鱼小虾多,不愁没饲料。可精心饲养的水貂刚产了崽,就被公社收走了。
翟玉池不理解,后来他给河北日报写了一封信,就此事询问政策问题。这封信,促使省里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当时的黄骅县,指示当地把水貂还给了他。
省里为翟玉池“撑腰”的事儿,竟然让冯家堡意外地成为沧州沿海迈出改革第一步的渔村。
当附近的渔村还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捕捞时,1983年,冯家堡村已经分小组作业。1984年,干脆包产到个人,村民杨之绪抓阄儿分到了一串撩网,就此单干。
这一年,杨之绪成了河北省第一批、黄骅县第一个万元户。两年后,翟玉池也花3万元盖起了冯家堡第一套5间砖瓦房。
海产品丰富,渔船越造越大,满载而归之际,却因为码头吃水浅难靠岸。渔民不得不去近海的船上倒海鲜,一番倒运到岸边时,有的海鲜已不新鲜。
那时,多次来到冯家堡新村的有时任沧州地区行署副专员的王景颇,主要考察附近的潮间带。当时,黄骅、海兴两县,年产海盐达到150万吨,要销往南方,只能陆运。
时任沧州地区行署办公室秘书韩振英也在关注这个小渔村和附近的海域。沧州特产泊头鸭梨,通过天津港外运,却被贴上产自他地的标签。当地最紧俏的化肥,从天津港上岸却迟迟得不到运输,经常受潮失效。
如果能有一个港口,就能实现对外贸易,“哪怕是回程的船捎点山东的沙子也行啊。”韩振英说,“1981年前后,沧州地区行署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在黄骅建大港,并开启了前期工作。”
“修建了沿海公路,把和津浦铁路接轨的一段铁轨直接修到了海边。”韩振英说,1984年成立沧州建港指挥部,他担任联络员。
1986年,冯家堡渔村的出海口附近建成了拥有2个1000吨和4个3000吨码头的河口港,小吨位的铁皮船开始来来往往穿行渤海湾。
同期,国家关注的目光也投向这里。
1985年国家提出建设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设想。历时12载,1997年9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骅港工程开工报告。三年后,朔黄铁路在我省境内第一段正式通车。这一年,黄骅港已拥有3座煤炭码头,吞吐量超8000万吨,跃居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那是2001年11月6日,黄骅港进来了第一艘万吨轮。”韩振英至今想起那一刻都神情激动。当时他站在人群中,泪水糊了一脸。
渤海新区黄骅港煤炭港区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资料片
临港产业兴起来
上午,走在渤海新区双向四车道的沿海公路上,重型卡车在几公里长的港前路上排着长龙。有罐车,有集装箱货车,等待进入装卸区。这些车来自全国各地。
这一天,73岁的杨之绪还在为工程建设忙碌。这个当年的万元户,十几年前卖掉了大渔船,开始承建海底码头工程。老杨说,他告别渔民生活,新事业是从综合大港建设开始的。
200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黄骅港总体规划》,同意黄骅港向综合性港口转变。
这一年,渤海新区成立。
2009年3月19日,黄骅综合大港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8月18日,黄骅综合大港开港通航……
杨之绪自豪地说,自己当年填下了建设黄骅港20万吨码头的部分砂石料,将黄骅港向大海深处延伸了40多公里。
渤海新区建设,综合大港通航,围绕黄骅港出现了很多新的行业和岗位。冯家堡村民和他们的后代,也有了更多选择。有的去跑运输,有的在新区找到了差事,还有的当上了公职人员。
“我们几代老渔民的心愿,都是自家孩子不再上船出海,太苦太累。”翟玉池说,儿子翟飞搞过养殖、运输,如今在东渡码头经营旅游船。大孙子在新区一家银行工作,孙媳妇在新区管委会。
2017年10月1日投入运营的东渡码头,成为黄骅港第一个旅游码头。游客随着港口产业的兴起,开始踏足这片盐碱地。
借助大港的兴起,翟飞的两条游船,在旺季几乎天天满员。前来自驾游的车辆,从沧州几个县已经扩展到衡水、邢台乃至山西。
随着天气转凉进入淡季,翟飞也有了更多闲暇。临近中午,他从家里拿了两桶自制的虾头酱,给朋友带走。原来的冯家堡村基本已经消失了,但代代传承的生活习惯和味道并未散去。
走下渔船,当地人很多都开上了本地产的汽车。北京现代、北汽新能源及零部件企业落户沧州,是当地的一件大事。而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招来了像双鹤药业、万生药业等知名药企,对于当地人来说还有点陌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让毗邻港口的渤海新区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转移产业和项目。
“2017年,黄骅港货物吞吐量为2.7亿吨,同比增长10.43%。集装箱业务完成吞吐量65.36万标箱,同比增长8.65%。”沧州港航局局长于金义说。
这是韩振英乐于看到的。他说:“黄骅港腹地广大,但以前由于港口功能单一,大量货物不得不到山东、天津等港口转运,没有贸易。现在来了这么多产业,这么多人,这个大港口的功能也会逐步完善起来。”
轮船靠泊在唐山港集装箱码头。资料片
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11月22日傍晚,黄骅港码头上巨大的灯塔亮起,绿色的光指引着船只靠岸停泊。
冯家堡村原来的地方快拆平了,人们已不再关注腾出的土地上会生长出什么厂房来。但住进楼房的村民们,有了更大的见识。
他们看到,船越来越大了。
去年,综合港区正式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年底,来自澳大利亚黑德兰港的“诚信号”驶入黄骅港,停靠在20万吨级矿石码头。这标志着黄骅港正式跻身20万吨级深水大港行列。
今年2月份,随着船长255米的“新沧州”号集装箱船舶安全靠泊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黄骅港彻底结束大型集装箱船舶无法夜航的历史。
就在几天前,在渤海新区管委会新址工作的村民,看到不少外国人在四处参观。
11月12日,首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举行。这意味着覆盖亚欧20余个国家的这条商贸线、友谊线,已开始走热。
这个港口跟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
黄骅港综合港区还开通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连接欧洲的最短运输线路——“黄-新-欧”集装箱国际班列,将原有的亚欧大陆桥缩短了500公里。黄骅港经石家庄到荷兰鹿特丹,形成世界上最短的亚欧大陆桥,亚欧贸易通过此通道将减少运费20%,时间节省40%。
一步步见证大港口建设的韩振英,记得沧州这片海的开放步伐。“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骅港综合港区扩大开放,开放泊位29个,其中已建成泊位12个。至此,综合港区口岸获准开放的范围达956.6平方公里,岸线38.3公里。”
对于常年参与工程建设的村民来说,黄骅港除了码头工程,还有更多其他大工程。比如,雄沧港城际铁路、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二通道、环渤海城际铁路、与天津滨海新区连接的轻轨等大交通项目,也有了动作。
“这里最早是我们几个村子借助涨潮停靠渔船的地方,后来成了咱们国家煤炭运输大出口。这里还要成为咱们河北乃至华北更多地方的出海口。”指着远方的灯塔,翟飞说。
的确,就在两个多月前,首列装载3096.7吨纽曼粉铁矿的敞顶集装箱班列从这里顺利装车,通过邯黄铁路运往邢台德龙钢厂,然后又装载煤炭运回了黄骅港。
翟飞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5年前,山东的准亲家来“考察”,走的时候觉得“这儿的海,没发展”。今年十一,亲家又来转了转,特意在海边拍了些照片,走的时候挺满意。(记者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