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个草莓大棚放一箱授粉蜜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摄)
蜜蜂大棚“安家”,助力冬日草莓充分授粉。1月24日,在武当山下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生态农业观光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每个草莓大棚里,都放着一箱蜜蜂。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波说,园区110个大棚里,有70棚草莓,都放有蜜蜂,助力增产提质。
李新波介绍,秋冬季至次年春天,是当地大棚草莓开花结果时节,冬天气温低,昆虫冬眠,草莓授粉不足,引进的这些蜜蜂派上大用场——大棚里温度比较高,蜜蜂能够进行“反季节工作”。他说,由于所产的蜂蜜有限,不够蜜蜂自己吃,所以还要买糖或花粉饲喂。“大棚里的蜜蜂很辛苦,尤其给草莓授粉对蜜蜂的消耗大,次年5月草莓采摘结束,这些完成使命的蜜蜂,基本没有幸存的,‘功成身退’。”
记者看到,大棚内,白色的草莓花,星星点点,几只小蜜蜂,在花间嗡嗡飞舞。绿绿的草莓叶片之下,生长着一个个红色的诱人口水的精灵——草莓果实。
武汉黄陂人王谋成,在观光园里发展了9个大棚的草莓。他告诉记者,每个蜂箱里的蜜蜂,数量比平常的要少,从蜂场引进这样一箱授粉蜜蜂,要500多元,有的棚子中途还要补充蜜蜂。在人工成本高,授粉费时费工的情况下,蜜蜂授粉具有明显优势,蜜蜂授粉比人工更均匀、不伤花,而蜜蜂对农药高度敏感,需要绿色防控,所产草莓品质佳,定价也水涨船高。不过他也表示,不能完全指望蜜蜂授粉,有时还要辅以人工授粉。“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好,口感好,定价高。”王谋成如是概括几年来发展大棚草莓的体会。
大自然里,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主要靠蜜蜂等昆虫传粉,其中蜜蜂传粉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被喻为“空中农业”。
记者随后来到附近一处蜂场看到,一排一排的蜂箱被黑色遮光布捂着。蜂场负责人杨长群,39岁,养蜂近20年,多到云南、四川等地赶花期。他说,比起风餐露宿追花逐蜜,为果蔬种植基地提供授粉蜜蜂,省事得多,效益也高过传统养蜂,“但是,目前果蔬种植基地对蜜蜂需求量有限。”
据了解,蜜蜂授粉技术在我国正式推广始于2010年,我省黄陂、秭归等地都有试点,整个产业尚处于起步推广期。
在孙家湾生态农业观光园,作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兴建的两个高效大棚,已于2018年12月底完工,将用于立体种植,发展无土栽培有机蔬菜。
2017年建设的6个高标准智能温室,一字排开,每个入口处外墙上,都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孙家湾村扶贫种植车间”。记者发现,六里坪供电所的员工,正上门给“车间”排查用电隐患,确保用电安全。
进入智能温室内,尚有一行行青翠的番茄树,零星挂着果。
园区内,还有桃子、杏子、石榴、桑葚等各类采摘园。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波介绍,整个生态农业观光园,占地800亩。
六里坪镇干部况蓉表示,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孙家湾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当地引领示范及带动作用明显,出产的果蔬,除了采摘,相当一部分直接进了十堰城区的连锁超市,同时,园区为当地农户和贫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打工增收新渠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陈华平 毛富涛)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