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不容青史尽成灰,《白鸽木兰》讲述一个家族的革命史 | 读+

时间:2021-01-26

《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李黎 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从家族遗事发现一段家国史

1963年正月初七,台北。数声枪响后,薛介民和姚明珠倒在刑场。他们留下的3个儿女根本不知父母死因,只看到两具尸体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多年来,三个孤儿艰难长大,不敢轻易触碰伤痛。

后来,作家李黎加入这个家庭,成为长媳。她翻出了这段家史,努力追寻自己从未谋面的公婆被杀真相,却愕然发现,这段不堪回首的“家史”,实际上背后连着宏大的“国史”——这对夫妻在台湾的赴死,不仅是两个人的遭遇,更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

2014年春天,北京。薛介民和姚明珠牺牲半个世纪后,终于回来了。伴着庄严的仪式,他俩的骨灰被迎进八宝山烈士陵园,名字则被刻在了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石碑上。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原来,薛介民和姚明珠是中国共产党员。1948年底,这对夫妻在地下党的指示下,到台湾继续工作。1958年,他们的潜伏身份暴露,两人同时被捕。虽然被严酷审讯了数年,但他们没有连累任何一个同志。

薛介民在就义前,写了一封绝笔信,里面有这样几句话:“木兰溪水长久在流,白鸽岭高壮地站立,乡亲至爱之恩永不能忘。”木兰溪、白鸽岭,是夫妻二人家乡福建的山水。赴死的那一刻,他们的内心始终遥望亲爱的祖国——这也是《白鸽木兰》的书名由来。

著名旅美台湾作家李黎,通过大量日记、书信、档案和当事人采访等第一手资料,追索家族遗事,叩询家国历史,重新勾勒出事件的完整经过,描摹先人神采之余,也为那个悲壮的大时代再次留下见证,替往者立下不可磨灭的人格典范。

1946年11月,介民、明珠合影。

烽火战乱中书写一段隔着时空的爱

薛、姚夫妻二人,本有无数机会安守福建老家。事实上,二人都曾考进福建医学院,若是顺利毕业、成为医生,做一对长相厮守的伉俪,是体面又安稳的人生,但在那个时代,中华的血泪斑斑让他俩坐不住。

1935年,19岁的薛介民和18岁的姚明珠定情。当时,烽火连天、国土沦亡、百姓离乱,薛介民满脑子都是献身报国。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以来国内外没有像现在中国这样惨乱的……只要中国人知道自私是危险的,那国家才有救。”于是他从医学院退学,启程报考航校。

临行前自然非常不舍。介民的哥哥安慰他说:“中国的青年目前只有两条路,要依恋家,就永远把爱国的心忘掉,不然就得暂时忘家而先为国。”明珠不舍爱人远去,但她没有劝阻,离别时他们约定,一定要归来重聚。

那一年5月,介民以第四名被录取,他入川到成都空军军士学校入伍,成为二期驱逐飞行科学员。

介民和他的战斗机。

军队生活非常苦,体力消耗大,介民总饿肚子,但舍不得花钱打牙祭,因为要省下钱来买邮票写信寄往家中,还要给明珠买医学参考书。明珠则打了毛衣毛袜手套围巾寄给介民。

本以为3年后就能毕业,但1944年,介民又奉命去印度学习操作美国新式战机。紧接着,他又被送往美国接受训练,这样一来,两人离得更远了。

烽火战乱中漫长的分离,隔着时间和空间难以估量的距离,对任何一种感情都是严酷的考验。当时,成都有位女大学生王小姐,常找介民见面,还用芳香四溢的粉红色信笺写信给他,约他散步谈心,介民理智地保持距离。

介民自问,我每次飞行都能保证一定生还吗?我离开家这么久,何时能归来?就算归来,若战争持久,国破家亡还能重逢吗?他不忍让心爱的人耗尽青春苦苦等待。一次在信中,介民说要给明珠“自由”,却被明珠痛苦地误解是要分手。最终,他们在反复猜疑和试探中确定了真心,在大爱小我中,彼此都选择大爱第一。这样的共识,成为两人经历长久时空阻隔而不变心的基础。在那个时代里,两个相爱的人暂时放下了相聚的愿景,誓要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多事情。

介民英勇,明珠也是好样的。当时医学院严重缺乏教学资源,学解剖是个难题。明珠胆大,带着同学们去郊外的乱葬岗找无主的尸体,偷骨头解剖,坐下来对照教科书学习。

姚明珠其实早早就投身革命。1938年,还在读医学院二年级的姚明珠,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转入了中共地下党。1940年初夏,姚明珠成为福建医学院党支部第一位女性支委。

在定情之初,介民对明珠说:“我爱你的动机,就在我俩的志同道合。”30岁的介民和29岁的明珠,在熬过了8年见不着面的异地苦恋后,才在1946年团聚,结为夫妻。

薛介民绝笔。

先人壮烈情怀没有被时间掩没

作者李黎多年追寻那段历史,在各种档案和记录中辗转,但是一直没有突破。

2008年,谍战电视剧《潜伏》正在热播。有天李黎在网上浏览信息,无意中读到了一篇文章,说《潜伏》的主角余则成,原型是一位名叫薛介民的国民党军官。薛介民不就是自己的公公吗?这让李黎大为震惊。为了这句话,她把《潜伏》一口气看完,但无法找到提出这一说法的人。

又过了4年,她在网上发现,有一个网友称呼婆婆姚明珠是“巾帼英雄”。李黎直觉这人了解薛、姚之事,于是联系对方,说明身份,焦急等待几天后,网友唐先生回信了。

原来,唐先生的父亲和薛介民同是空军学校学员,同样是在抗战期间,去印度和美国接受了飞行训练,也都是秘密成为地下党员。两人经历相似,但从未谋面。不过,唐先生的父亲通过中间人了解了介民、明珠的早年事迹和相关材料,于是唐先生才在网上发文称赞薛、姚夫妻。

李黎见到了唐先生,这一过程就像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扉、掀开一只又一只盒盖,陆续查找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见到了几位硕果仅存的故人。

就因为这些资料,李黎了解到薛、姚二人秘密工作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年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其中有一位空军飞行员毛履武,驾驶的是P-51型战斗机。而毛履武就是接受了同学、好友薛介民的策动,在一次飞行中起义,成功投向解放区的。

唐先生带着李黎见到了当年赴台湾的联络员李梦,老人讲述了姚明珠的沉着冷静和大智大勇。那天大雨过后,两人相约台北公园,姚明珠穿着白色皮鞋,站在栀子花丛下,见到李梦后便低声急促地说:“李梦,你赶快走!”继而毫不迟疑地摘下手上的金戒指,交给李梦,嘱咐他路上用,并告诉李“我们是手指”,她边说边比划着,“而你们是这里”,姚指指手腕,“你们不能出问题”。就因为薛、姚及时通报消息,李梦才得以快速脱险。

李黎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探索这段曲折漫长的家族史。除了大量的信件(家书、情书)、日记、笔记,以及相关人物直接、间接的采访之外,李黎在2014年以受难者家属身份取得了薛姚案件的审讯档案——两张光盘里共有两千多页图档,她逐页翻阅寻找可信的线索和可用的资料,这是最艰巨也是最痛苦的工程。

李黎

30年间无数次在海峡两岸搜寻,数百页泛黄脆裂字迹漫漶的信笺笔记,两千多页血泪斑斑难以卒读的审讯图档,两年里的反复增删书写,李黎完成了《白鸽木兰》。

她写道:“这绝不仅是个人或家族的故事,而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才汇聚成中华民族这段艰苦又壮丽的历史长卷。……当真相的冰山逐渐对我显现它壮阔全貌之际,它也在时间的温度中逐渐消融。我不能再等,我尽己所能呈现所有我能读到、保存、查找到的史料,虽然我相信还有更多——我的等待已经成为期待,很可能终我一生都将继续求索。……岁月久远,历史美好的记录成就了史诗,为理想献身的事迹和先人的壮烈情怀,因为时空的遥远而变得像一则传奇……‘不容青史尽成灰’,如果我不及时描绘他们的真实面貌,怎忍心这一切被时间的尘埃掩没!书成之后,故事并没有完,历史的长卷还在缓缓铺陈。所以这是一本未尽之书。……无论走得多远,历史不仅在我们的背后,也在我们的前方。”(记者秦孟婷)

【编辑:付豪】

(作者:秦孟婷)

  • 上一篇:为什么小猫学不会人类语言 | 读+
  • 下一篇:99岁老人遭遇骨折后卧床静养?专家提醒:卧床并发症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