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购物节,手机一天会收到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电商促销短信,这是每一个网购过的消费者面临的烦恼。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行政指导会,警示电商平台企业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和骚扰电话不同,营销短信简直无孔不入,商家不需要征求用户同意就能擅自发送。在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垃圾信息投诉情况中,京东、橙心优选等电商平台因垃圾短信投诉量多而上黑榜。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加剧和购物节的频繁,商家发送营销短信的时间越来越早,数量越来越多。
面对如同狗皮膏药一般甩不掉的营销短信,作为普通用户可谓进退两难,逐条投诉举报难以将众多商家一网打尽;回复退订效果甚微,还可能产生不必要的信息费用。有较真的用户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可是这样的解决办法不具备普遍意义。众多因素影响下,大多数普通用户只能选择默默忍受营销短信的骚扰。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个规定明确“短信营销要尊重用户意愿”,可现实却是消费者在某个网店购买了一次商品,或者只是浏览了某个网店办理了相关会员,然后就莫名其妙收到促销短信。用户填写收货地址,关注某店铺,并不代表同意接受相关推销信息。商家的行为显然是违规违法的,平台也没有起到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作用。
营销短信泛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成本低廉、利润丰厚,商家即使被处罚也并没有太大损失。面对无法自律的商家,电商平台首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台有义务保障消费者拒绝接收营销短信的权利,有必要对发送营销短信的商家进行管理。电信运营商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如果发现问题,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
面对营销短信泛滥的趋势,工信部约谈相关企业,并且对一些头部平台企业进行行政指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仅依靠电商平台、通信服务商来管理营销短信还远远不够,国家有关部门要提升违法成本,套好惩戒这道“紧箍咒”,才能遏制住商家在巨大利润面前冒险的冲动。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