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祭出新举措 筑牢治污线

时间:2018-04-12

我省开展近两年的治污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环保领域再次出台新措施,继续保持环境改善

★ 新预案应对重污染

省大气污染领导组办公室近来连续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要求各市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

省环保厅3月发布消息称,为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我省对2015年3月修订的《山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了再次修订,并于今年2月13日正式发布实施。新修订的《预案》扩大了预警范围,预警条件也更加严格。

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贺中伟介绍,去年7月,原环保部印发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修订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86号),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涉及太原、阳泉、长治、晋城4市)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分级标准,完善减排措施,实施区域联动,其他地区参照执行。为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省环保厅要求除太原、阳泉、长治、晋城4市外,其他7市也需按照“2+26”城市标准修订应急预案。同时,组织对《山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了再次修订。“和原来《预案》相比,新修订的《预案》预警范围更广,预警条件更严。”贺中伟介绍,新修订的《预案》采用了新的预警分级标准,细化了预警启动、调整、解除的判定条件。按照原环保部统一要求,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标,由过去按天计算改为现在的按小时均值计算(可以跨自然日),提高了重污染天气预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且预警启动条件更为严格。同时,对预警启动、级别调整、解除等作了更细致规定。新《预案》还从预报、预警、响应3方面,厘清了省市两级应急响应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了不同预警级别下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扩大了应急减排区域。

特别是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扩大了应急减排区域。原预案只是对设区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对减排量提出具体要求,导致各市应急减排尺度不一致。新修订《预案》要求应急减排措施覆盖到全市域,对各市不同预警级别下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提出明确要求,应急措施可量化。具体为: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期间,全社会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比例在蓝色预警级别时均应达到5%以上;全社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级别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和3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达到10%、15%和20%以上。

★ 污防实现3个目标

为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全省各市纷纷出台最严环保措施。太原作为省会城市,也是环境质量改善的排头兵。该市在3月14日至31日期间,在全市范围采取十项强化减排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减排措施包括:工业企业限产减排、机动车限行、严控扬尘污染、加强道路保洁、强制性减排措施升级、加强联防联控、实施人工增雨、加大执法检查、对失职行为严肃问责等。如强化工业企业限产减排力度。列入2017-2018年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项目清单的企业,必须按要求限产停产,水泥行业全部停产。在此基础上,太钢烧结限产30%,美锦钢铁限产50%,焦化行业不再执行迎峰度冬生产要求,全部保温运行,混凝土搅拌、石料开采和沥青拌和企业全部停产。

省环保厅厅长董一兵说,打好蓝天保卫战是硬任务,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举。2018年,山西将以最严厉考核压实责任。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的奖励权重;制定空气质量改善考核量化问责办法,对排名倒数且同比恶化严重,未完成年度约束性考核目标的,问责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政府分管负责人。

省环保厅日前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提出今年污染防治实现3个预期目标:空气质量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水环境质量方面,国家考核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3.4%,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17.2%。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2%。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环境安全方面,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和全省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采集、污染地块风险筛查分级,建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数据库和省级土壤样品库。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我省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制的重要一步,是将我省生态保护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我省现已编制完成《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

目前,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已经获批,预计2020年底前建成。该平台将依托卫星遥感手段和地面生态系统监测站点,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控网络,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数据,掌握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实时监控人类干扰活动,发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借助这一平台,国家将对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密监控和严格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事关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其意义,深刻理解其内涵。要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把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强化全局意识,结合实际,注意统筹规划。要切实按要求予以落实,加强领导,压实责任,部门协调,上下联动,严格时限,按时反馈,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今年,我省将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地校核,确定红线边界,充分征求意见,组织跨省对接和专家论证。

本报记者 程国媛

  • 上一篇:融入生活 非遗焕发活力
  • 下一篇:三非一折腾 美容变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