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刷爆微博,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图书馆”。前段时间,太原市图书馆也曾上热搜,在网友评选的全国十大网红图书馆里,太原市图书馆排第二。
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山西的图书馆接连成网红,但是,有的市民依然觉得借书看不够方便。“山西省图书馆(以下简称省图)、太原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市图)都很好,但离家太远。如果家附近也有图书馆就太好了。”市民高女士说。
事实上,除了省图,省内各市都有市图书馆,大多数城区、县也有自己的图书馆,很多社区也有图书室。它们在市民中的“知名度”如何?是否能满足市民需要?市民想要什么样的图书馆?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省、市图书馆成热门场所常常“一座难求”
“天井式”建筑风格,层层叠叠的“书山”,个性的朗读厅……一走进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晚报记者就被它的“高颜值”吸引。“自从10月20日开馆,这里座位几乎天天都是满的。”保安说,来拍照的人多,来看书的人更多。在外来人员登记册上,每天都有山西大学、山西传媒学院等其他院校的学生来读书,也有市民和一些中小学生前来看书、打卡,不过人数很少。“太远了。如果正好在大学城附近,去这里看书还不错。”市民刘女士说。
对很多太原人而言,常去的是省图和市图。市图重新开馆后,接待的读者越来越多。据统计,日均接待量一万人,今年十一期间最高时突破两万人。每天清晨,市图外抱着书本、背着书包排长队等待入馆的景象已经成为滨河西路“新景”。馆内3600个配带桌子的座位最抢手。而每逢周末,一层绘本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就座无虚席,大厅的楼梯专门配了坐垫,时常坐着很多读者。
省图也是太原市民喜欢前往的文化场所之一,“除去寒暑假,平时图书馆借还书籍的人流量基本在3000左右。”借阅部孙主任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但是,这些依然很难完全满足人们需求。市民常女士家住长风街,由于工作对专业学习要求高,她常去省图,“抢座位根本抢不过学生,原本以为市图开了能分流一些,但感觉省图的人一点也没少。”
市民杨先生说,省、市图书馆他都去过,感觉都很好,就是距离远。“我家住在建设路,如果不开车,不论哪个图书馆,路上都得一个多小时。借了书还书也不方便。”杨先生说,虽然听说尖草坪区有图书馆,但他不知道在哪里,也没有去过。
采访中,只有市民杜女士去过社区图书室,“书比较旧,也没有适合孩子看的书。我如果想带孩子看绘本,只能去省图、市图,太不方便。”杜女士说。
家门口的图书馆、图书室只有少数人知道,人流量不大
太原市区,除了省图、市图,还有哪些能看书的地方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多数市民回答“新华书店”“太原书城”,此外就不太清楚了。其中,只有几人知道社区有图书馆,但都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具体位置。
1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小店区昌盛西街的小店区图书馆,这里共三层,一层是幼儿和少儿图书室,二层是成人阅览室,三层是报刊阅览室和自习室。小店区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2015年搬到新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张玲玲说,在旧馆时,来看书的人很少,搬家后环境好了,读者才慢慢增多,但也多是老读者。紧邻图书馆的和谐公园开园后,人流量开始迅速上升。“今年有了和谐公园,很多逛公园的人无意中看到图书馆,就过来看看。来看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最多时,一天接待量能达到2000多人。”张玲玲说。
相比之下,社区图书馆的人流量小很多。桥东街办并二社区的图书馆在社区办公室二楼,面积约40平方米,靠墙放着一排4个书架,摆着4000余册书籍。房间正中央摆放着三张书桌,能坐约15人。山西晚报记者去的时候,图书馆没有人。社区主任苑海云说,图书馆已经开了4年,不过来看书的人比较少,通常一周也没几个,节假日时学生会比较多,有的还来上自习。
迎泽街办解放南路一社区的图书馆有2000多册书籍,配备有桌椅,能供十多人看书。不过,这些座椅很少有机会坐满。“还书的人比看书的人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天也不过三五人。”这里有儿童绘本,但都比较旧,很少有家长带孩子来看。
坝陵北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此现象很困惑,他们的图书馆有五六千本藏书,种类很多,但来图书馆看书的市民依旧不多。“只有寒暑假的时候人多一些,来图书馆的基本都是还在上学的孩子。”工作人员认为可能由于现在电子产品盛行,人们对纸质书籍的兴趣就没有那么大了。
环境普通、书籍更新慢让社区图书馆缺乏吸引力
离家最近的社区图书馆为什么很少有人去?采访中,工作人员和市民认为,首先知道的人不是特别多,另外,多数社区图书馆的环境普通、书籍更新慢,也是人们不太愿意去的重要原因。
桥东街办并三社区图书室面积约十平方米,靠墙放着一排书架。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书架上小说占比比较大。中间摆放着几张桌子,整体空间窄小。工作人员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图书室大概有1500本书,最近还没有更新过。“平时来这里看书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是学生,偶尔会有人过来还书。”营盘社区的图书藏量就更少些,一个书架上摆着300多册图书,旁边摆着四张直径约1米的圆桌,入口处放着两台电脑。工作人员说,现在社区都要求配备图书馆,这里地方小,只好向小区物业提出占用办公室的一小块地方。“这些图书从图书馆开放以来还没有更新过。”
桥东街办并二社区的书也比较老旧,工作人员说,很多书都是很早以前省妇联、区妇联这些政府单位捐赠的,“如果想引导市民积极读书,还是需要经常更新书籍,丰富书籍的种类。”但实际上,由于购书经费有限,多数社区很难及时更换新书。
对此,小店区图书馆的张玲玲也认同。“馆内的藏书量和人流量有很大关系,现在国家给县区馆有10万元的购书资金,如果县区经济条件好的话,还能再配10万元。像我们馆一年就有20万元的资金,能购不少新书。图书馆的藏书量增多,环境也变好了,读者自然多了。”在小店区图书馆幼儿阅览室,书架上有不少新绘本,读者借阅的也多是新绘本,比如还书架上的《小熊总有好办法》,2015年出版,很受小朋友喜欢。
另外,有些市民喜欢读书,但偏偏不喜欢去社区图书馆,是觉得图书馆环境一般。“我去过两个社区图书馆,面积都不大,布置得很普通,里面看书的人也少,没有氛围。”市民小赵说,他还是愿意骑车半小时早早去市图排队,“市图有台灯,座位有充电口,可以打热水,去了能待一天,感觉特别好。”
建立“通借通还”系统搭建全省范围的借阅网络
虽然社区图书室的“热度”并不高,但为了方便人们就近借书、还书,2012年,山西省建立了一个全省通用的系统,简称为“通借通还”。省图借阅部孙主任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现在实行“全省联网”,全省图书馆使用的是一个系统。但是,省图负责监管三级,分别是省、市、县。各社区图书馆则由上一级县级图书馆来监管。“通借通还,就是市民可以在各县、各市、各社区查到自己想要借阅的书有多少本,在哪个图书馆可以借到。通还则是市民在省图借的书,除了可以还到省图,还可以还到各个社区图书馆,非常方便。”孙主任说。另外,省图借的书还到社区时,社区图书室工作人员可以将图书还到省图,也可以将书留在社区图书馆自行流通。
不过,知道这个政策的市民并不多,采访中没有市民了解。市民刘女士平时喜欢看书打发时间,省图新馆开馆后,她在省图办了张卡,去年又办了市图的借阅卡。“居然能通用?那我可以退一张,卡多了还担心丢。”
借书后如何“通还”呢?山西晚报记者在省图借了两本书,尝试在社区图书馆归还。最近的社区图书馆是迎泽区图书馆,但由于所在大楼进行安全改造,已于2018年10月15日闭馆。11月13日,山西晚报记者前往桥东街道办事处双一社区,工作人员告知,社区图书馆系统升级,没法还书。14日,记者先后来到桥东街道办事处的并三社区、双二社区和营盘社区,都没有还成书,其中前两个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系统更新,不能还书;营盘社区工作人员则说,他们的图书室开放时就没联网。最后,记者联系到解放南路一社区的图书馆,这里可以还书。“只要拿上借书卡、拿上书,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就可以还书。”工作人员说。
不是所有社区图书馆都加入了这个网络。小店区图书馆的张玲玲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现在县区图书馆相当于市图书馆的分馆,而县区图书馆也要建分馆,“就是社区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现在小店区已经有两个分馆了,分别是坞城图书馆和亲贤社区图书馆。今年计划建十个分馆,以后会陆陆续续建立更多。”迎泽区图书馆的社区图书室比较多,目前有80余个。但目前达不到都能“通还”。
那么省内其他市的图书馆“通借通还”情况如何?大同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在全省联网的范围内,理论上,读者拿着太原市的借阅证,可以在大同市图书馆借到书。拿着大同市的借阅证也可以在太原市借到书。不过目前还没有人拿着别的地方的借阅证来这里借还书。至于还书,工作人员建议,由于两个图书馆不在同一城市,建议读者哪里借的去哪里还。
市民心声
对于图书馆大家还有啥要求
除了有网红图书馆,市民还需要怎样的图书馆?
“首先,我们得了解太原有哪些图书馆。如果没听你说,我都不知道太原有那么多可以看书的地方。”市民王先生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把各类图书馆推介给大家,市图已经设计制作了“书香太原·全民悦读地图”,上面标注了15所公共图书馆,13家书店、13家绘本馆、6家书吧和11家读书会。在市图官方微信的“微服务大厅”中,有一项“附近图书馆”功能,能定位显示附近图书馆名称、位置和距离。
此外,很多市民很期待家门口的图书馆、图书室,但又担心书籍数量、质量、种类不能满足,有市民希望省内图书馆的藏书资源能流通,也能让社区图书室的书籍更新。“我的亲戚在澳大利亚,她说那里孩子出生一个月就要求阅读,社区配备有绘本,上学前就要求阅读数量达到1000本。”市民任女士说,她自己孩子已经6岁,平时看绘本要不就得自己买,要么需要去省图和市图,“距离太远,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一个月去一两次就算好的。”任女士说,社区图书室满足了距离要求,但里面却很少有适合幼儿的绘本。
市民高女士则希望太原能多建立一些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电子借阅机,“2014年,我去深圳玩,就看到小区门口、商场门外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感觉非常方便。”高女士说,现在,省图、市图、小店区图书馆都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但数量比较少,如果可以多建一些投放到社区、街边就更能方便市民了。电子图书借阅机器也是如此,“现在网上看书也得付费,如果有电子图书借阅机器,可以免费提供正版书,就方便了。”
还有市民建议提升社区图书室环境,“我在广州见过图书室和饮品店结合,环境优雅,饮品的收入还可以购买新的书籍,或者聘请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图书室,一举两得。”市民陈女士希望太原也能采用这样的模式,“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市民来社区图书室。”
事实上,省、市图书馆除了本身的建设,也在做馆外延伸,以更好服务市民。市图馆外流通部主任张峰涛说,他们建立17家分馆,不过目前多数在部队和一些弱势群体,如彭村小学分馆、康宁医院分馆、老年公寓分馆等。书籍由市图统一配送,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另外,市图外建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夜间想看书、借书的读者。根据现在很多人习惯看电子图书的特点,他们还设立了一些电子资源借阅机,每台机器里有2万多册正版图书,读者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下载阅读。“目前除了一些机关,在太原武宿机场也有3台。我看过一个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阅读电子图书数量是10本,纸质图书也在提升。”张峰涛说,以后市民可能就不用都往省图、市图跑,会有更多借阅场所和借阅方式选择。
山西晚报记者 冯戎 张梦莹 实习生 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