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四川首个标准化粪菌移植中心 两年治愈近百患者

时间:2021-03-21

粪菌移植

是指将健康人群的功能菌群通过消化道途径,也就是胃镜或肠镜的方式,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让健康菌“住”在肠道黏膜上,重建患者肠道微生态。

郭慧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走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的粪菌移植中心,几个冷冻粪菌的灰白色大“冰柜”映入眼帘。这是我省首个标准化粪菌移植中心,于2018年建成,两年多来已治愈近百名患者,成为川渝滇黔地区难治性肠病、复杂肠道感染紧急救治中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专家吕沐瀚告诉记者,粪菌移植不是简单粗暴地移植粪便,移植的是在达到万级洁净度的实验室中反复洗涤、提取后的菌群。“粪菌移植中心的建立,得益于国内现代粪菌移植第一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张发明教授的科研成果。我们医院派人去南京学习进修,按照1:1的模式建设了这个实验室。”

用“粑粑”治病,这项听起来“有味儿”的医疗技术如何操作?有什么效果?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该中心,采访了多名专家。

  制备流程

1.收集新鲜粪便放入特殊的粪便采集桶;

2.将粪便采集桶安装入自动化粪菌分离系统,加入生理盐水进行搅拌、过滤和纯化,去除粪便残渣和大颗粒物质,收集粪菌悬液;

3.将粪菌悬液通过离心机反复洗涤3次,去除分离出的液体――上清液,再加入生理盐水重悬(生理盐水和粪便震荡旋转,使二者充分接触后,再将上清液倒掉),将上清液里的炎性细胞因子(一组多肽类细胞调节物质的总称,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细胞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尽可能去除,留下粪菌;

4.将纯化后的粪菌放置于-80℃左右的环境中保存。

A

粪菌制备是怎样的过程

在万级洁净度实验室洗涤粪便

密闭独立的卫生间,显示着-79℃的超低温冰箱……从粪便供体捐赠粪便,到将粪便分离纯化,提取粪菌,再到储备粪菌菌群,这一系列操作都在粪菌移植中心里完成。然而,这项“有味儿”的技术,现场却闻不到一丝异味,相反的是,这里既安静,也干净。

“风淋已启动……”记者看到,医院消化内科科研助理许欣欣打开粪菌移植中心一扇独立卫生间的门,人刚踏入,提示音便响起。“这是无菌操作的第一步,清除人身上的尘埃粒子,可有效减少外部带入的污染。”许欣欣介绍。

和生活中不同,供者排出的粪便不是进入下水道,而是进入独立卫生间马桶下方早已放置好的一个全封闭一次性无菌粪便采集桶。供者排便结束后,只需将容器从厕所旁的传递仓递给研究人员即可。

研究人员拿到容器后,下一步便是粪菌制备。许欣欣告诉记者,在万级洁净度实验室中,洗涤粪便的研究人员将粪便与粪菌进行分离纯化,制备高质量的粪菌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原来发黄发臭的粪菌液变成白色无味的液体,异味早“跑路”了。

“整个过程要在1小时内完成,把菌群放进超低温冰箱冷藏,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一小时制备’。”许欣欣说,通常情况下,菌群能冷藏半年,如果供者粪便量少,只能供1到2名患者使用,供者粪便量多,则可供4到5名患者使用。“如今平均每周,我们会对1到2名患者进行粪菌移植。”

“有时在制备菌群的过程中,正好有病人在那个时间段需要进行粪菌移植,该病人就可以用新鲜粪菌来移植。新鲜的粪菌,会比冷冻后复苏的粪菌治疗效果更好。”许欣欣补充道。

  B

捐献粪便需要什么条件

门槛极高,捐“粑粑”者千里挑一

有了“库房”,还得有“存货”,粪便谁提供呢?“捐粪便,听来谁都可以,实际上准入门槛却相当高。”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邓明明表示,筛选粪菌供者,不仅要考核供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素质,还要长时间对其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进行监控,保证粪菌健康优质。目前医院的粪菌供者年龄限制在6至24岁,要具有良好的遗传背景(如家族长寿等),长期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饮食结构、睡眠状态等,以及规律的排便习惯。同时,供者还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饮食结构为例,邓明明谈到,供者要以素食为主,特别是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素食,保持健康新鲜的饮食状态,避免摄入不洁变质的食物、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饮食。“每周我们都会询问供体的饮食情况,还会不定期让他们发食物照片。此外还会询问作息情况,像有的年轻人很晚才休息,甚至到凌晨两三点还发朋友圈,这是不允许的。”

邓明明介绍,还有部分人群不能捐献粪便。“比如,近3个月内有抗生素用药史的;近一年有创伤性感染、过敏、免疫异常疾病病史的;排便习惯异常的;有可疑或明确病原体感染,直系长辈存在肿瘤以及在特殊环境生活的人,如高温、高寒、高湿等。”

“当志愿者符合基本条件后,还将面临全身体格检查,如抽血化验、粪便检验、心电图等。”医院党委书记、内分泌专家徐勇介绍,在粪菌移植技术上,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群众对粪菌移植的认知较少,以及供体筛选较难。

徐勇举例,在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第二届供体招募宣讲会上,共收到2000余封志愿者投递的简历和初筛表,但能符合条件成为粪菌供者的志愿者极少。“粪菌移植技术的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供体的菌群,我们对供体的筛选很苛刻,几千名高校大学生中才能筛选到一位合格者。”

C

粪菌能治哪些病

应用较广,未来或可解决难治性疾病

2017年,粪菌移植这门“有味儿”的技术第一次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出现。到现在,各种病情的案例在粪菌移植中心共有近百例。邓明明表示,目前该技术对大部分患者效果较好,部分患者疗效显著,甚至有患者为维持肠道菌群稳定提出,要定期、规律地做粪菌移植。也有个别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这类患者可能需进行多次移植才能达到粪菌定植的稳定状态。

邓明明介绍,目前,粪菌移植主要应用在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高血脂症、糖尿病相关便秘或腹泻等患者身上,及肝性脑病、过敏性疾病、抑郁症等其他多系统疾病的患者身上。

徐勇表示,未来粪菌移植研究方向会致力于解决难治性疾病,特别是精神异常、心理障碍和代谢相关的疾病。“或许,未来肠道菌群可能作为一种常规检查项目,就像常规的抽血化验项目一样,肠道菌群的变化也能反映出疾病状态和严重程度;肠道微生物的基因分析对一些遗传性、肿瘤性疾病的预测和治疗,也有一定提示。”

张发明表示,粪菌移植技术将在四川逐步普及,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四川有医院也将开展该项目。他期待,未来3到5年该技术得到更多医生、科学工作者、媒体的关注,大幅提高人们对粪菌移植的认知。“目前,我还在尝试将粪菌移植应用在肿瘤治疗上,解决肿瘤中晚期患者出现的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这些问题会让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下降,甚至导致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无法进行,从而导致抗癌的整体治疗受影响。”

他山之石

粪菌应用 国内其他地方这样做

南京:超5000人受益于粪菌移植

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通过粪菌移植,使江苏常州一位克罗恩病患者很快好转,这例手术也是中国首例符合现代医学的粪菌移植手术;2014年,张发明发明了世界首台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用机器代替人力完成粪菌从粪便中的分离工作,并且建立了两个高级别净化实验室专门加工用于临床的粪菌制品。从2012年到现在,受益于粪菌移植的人数已超5000例。

广东:粪菌移植纳入医疗收费项目

截至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肠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症病人开展了粪菌移植13例,大部分取得满意疗效。目前,广东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已开展粪菌移植治疗。广东省已将粪菌移植纳入医疗收费项目,有了正式的项目编号。

上海:粪菌移植救了20多位艰难梭菌感染患儿

自2013年11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对58例患儿进行粪菌移植共计128次,年龄最小的仅4月龄,并对这些患儿进行长期随访。

截至2019年7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已通过粪菌移植技术成功治疗儿童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20多例,治愈率达95%。

云南:首个粪菌移植中心投入使用

2019年12月5日,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的云南省粪菌移植中心、少数民族粪菌库在该院消化科成立。这是云南首个标准化粪菌移植中心及肠道微生态研究实验室。

应用疾病

目前应用:

功能性便秘

溃疡性结肠炎

高血脂症

糖尿病相关便秘或腹泻肝性脑病

过敏性疾病

抑郁症

未来致力解决:

精神异常

心理障碍

代谢相关疾病

遗传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患者1

缩窄性心包炎合并严重肠道淤血、假性肠梗阻

一名缩窄性心包炎合并严重肠道淤血、假性肠梗阻的患者,不能进食、不能排便,营养状况很差,无法立即进行外科手术。

那时,医院并没有储备菌群。恰逢张发明教授到泸州交流,提供给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一份储备菌群。

邓明明说,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医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拿着这份储备菌群对该患者进行粪菌移植。意想不到的是,移植后患者的肠梗阻状态很快得到缓解,能进流食、自主规律排便,营养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这为患者后续的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这名患者情况转好,也恢复了正常工作。

患者2

肝性脑病(肝硬化导致精神异常)

无独有偶,粪菌移植术还治好一名肝性脑病(肝硬化导致精神异常)的患者。

这名55岁的患者患有肝硬化8年多,出现一系列精神异常症状,刚入院时常常胡言乱语,分不清白天黑夜,有时连来陪护的家人也不认识。

该患者多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症状又频繁发作,邓明明认为反复入院也不是个办法,打算通过粪菌移植这门技术,改善该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调解免疫状态、改善营养状况,从而控制疾病。

让邓明明惊喜的是,就在对该患者进行粪菌移植后的第二天,其精神状态有了改善,不再胡言乱语,对于医护人员和家人提出的问题能对答切题。第四天,定向力和计算能力也恢复正常水平。在半年后的出院随访中,这名患者表示自己没再发作肝性脑病。

  • 上一篇: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 1-3月四川开出18张“罚单”
  • 下一篇:脱贫攻坚 奋进力量|初心不改,让群众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