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搭建平台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加快产业聚集

时间:2018-12-08

位于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慈觉林沟彭布山脚下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发展至今,已成为西藏文旅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以《文成公主》史诗剧为文化名片,以文化、旅游、创意为核心,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开展双创载体建设及平台搭建工作,引进了符合园区功能定位的小微企业,目前入驻园区的各双创载体的企业有68家,在园区内形成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实现文化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商业价值的不断递增。

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音乐创作上不断突破

不同于夏日的热闹,初冬时节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多了一份忙碌的气息,各入驻企业在忙着做年终的冲刺和总结,还有一些创意企业也在为来年的新目标做着准备。哈斯和多吉就是园区创意创业人员的典型代表。

2004年,哈斯在朋友的邀请下来到了西藏,并坚持走上了西藏原生态音乐创作之路。追求最“纯粹”的音乐一直为哈斯所坚持,正如他工作室的名字一样。“哆唻咪发唆拉西之后的第八个音是什么样的?那一定是最美的声音,所以我们把工作室取名为八音音乐工作室。”哈斯笑说。

喜欢嘻哈音乐的多吉,2008年与哈斯相识。所谓“叛逆和愤怒是年轻人的符号”,一样的音乐梦想,一样的创业之路,但与“八音”不同的是,多吉的“高海拔”音乐工作室,无处不张扬着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音乐梦想。

“大概四五年前,我们来园区转悠,当时就被园区年轻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当时就希望能有机会入驻这里。”哈斯感慨说。不曾想到,这一句感慨在今年变成了现实。

今年8月,哈斯和多吉成功入驻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业创新基地,让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创客”。“以前住在琅赛三区,小区里每天接触到的都是遛狗、带娃的人,我们自己也过得闲散。来到这里之后,下楼去溜达,见到的都是年轻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忙碌的身影,那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看着别人,也督促着自己。”多吉说。

他们一直说:“在山下我们是‘老板’,忙于生活,没有太多时间去积累、沉淀和创新。上山之后每天都在突破自己,我们开始学习企业家精神,有了品牌意识,除了音乐,我们也开始做文创产品。”

入驻园区四个多月,哈斯和多吉每天都在寻找创意理念,制作新的音乐作品……“在园区众多的创客当中,‘八音’和‘高海拔’并不突出,但我希望能做给园区文化传承与发展锦上添花的事。”哈斯说。

发展加速度 成为创客“试验田”

提起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业创新基地,基地的总经理秦香更有发言权。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总规划面积逾8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约300亿元。园区现有“三个空间一个基地”,即极地众创空间、3650space众创空间、雪山创投营共享众创空间和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业创新基地。作为园区唯一的基地,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业创新基地注册资金2亿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基地以文化、科技、旅游为核心。截至目前入驻企业18家,吸纳高校毕业生18名,帮助慈觉林6位村民实现就业。

秦香介绍,为了响应国家和自治区“双创”的号召,基地给入驻企业提供3年免租的优惠,基本的办公用品、网络等都由基地提供。路演中心、会议中心、活动中心可由入驻企业共用。同时,基地还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每个月给入驻企业做培训和交流。“我们希望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合理化服务的方式,服务于高校毕业生,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不断提升。”秦香说,“伴随文旅融合和互联网+,借助《文成公主》品牌效应和园区的文化魅力,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园区,了解西藏文化。”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聚集了一批思想开放的创客群体,有了创客的聚集,也就有了创意的碰撞。作为创客“试验田”,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据悉,2018年至2020年期间,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力争要培育3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实施南亚文化交流中心、尼玛town—喜马拉雅精品文化走廊、藏经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40个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新增入驻园区文化贸易类企业40家;文化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园区总人数75%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2020年,实现文化出口额翻一番增长至3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比例达50%;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显著增加等七大短期目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中国—南亚文化交融发展。

  • 上一篇:2019年拉萨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征缴本月底结束
  • 下一篇:拉萨开展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