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港媒:貨櫃屋可解燃眉之急需要認真研究

时间:2017-09-21

  香港新聞網9月21日電 香港《文匯報》21日發表題為“貨櫃屋可解燃眉之急需要認真研究”的文章,全文如下:

  為緩解基層住屋之困,政府繼與社福機構合作推出“共享房屋計劃”之外,又考慮提出興建貨櫃屋的建議。新一屆政府打破常規,不斷探索新方法,短中長期結合解決房屋問題,方向值得肯定。貨櫃屋具備可在短期內批量興建的優勢,在世界上不乏成功個案,但政府仍要集思廣益,研究貨櫃屋的安全性、技術細節以及配套等細節,充分論證可行性,同時各方積極配合,以求盡快落實。

  就在香港興建貨櫃屋問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政府並無既定立場,對任何可以紓緩住屋困難的措施,持開放態度。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則認為,組合屋在隔聲及防熱等方面都要符合標準,面積是160平方呎或320平方呎,可供2至5人入住,若果一切順利,最快明年可推出。公屋輪候冊平均輪候時間一再延長,越來越多市民被迫棲身房、捱貴租,相比之下,貨櫃屋的條件與價格都較為優勝,只要妥善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相信貨櫃屋會受到等候上樓市民的歡迎。

  世界各地有不少以貨櫃建過渡性房屋的成功例子,其中荷蘭的Keetwonen屋苑,就是當中的表表者,其每個單位以不到3000港元的低廉租金出租, 市場相當受落。本港用作居住用途的貨櫃屋是嶄新構思,必須符合《建築物條例》等法律的要求,包括用料、隔音、防風、防火等技術問題,都要妥善解決。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受潮濕酷熱天氣影響,必須從耐熱、耐冷及耐風等方面適合香港的環境特點。此外,貨櫃屋屬於臨時性質,水電煤網及交通等配套設施,亦需作針對性安排。

  有研究預料,政府最少需要10至15年時間,才能追回落後的公屋供應量,故當前的房屋政策其中一個眼點,應是研究並盡快落實興建大量的過渡性房屋。近年香港面對建築成本飆升、建造業人手短缺等問題,亦有必要引進創新的建築方法,加快建築進度。貨櫃屋建築需時較短,即使只能租用數年的土地也適合興建。當土地租約完結時,又可將貨櫃屋搬遷至新地點安置,符合經濟效益。

  據統計,本港現時有約1200公頃棕地處於荒廢狀態,同時有研究顯示,只需約85公頃土地,便可以興建約10萬間面積160平方呎的貨櫃屋,足以容納現時所有房戶,令蝸居斗室的基層住戶迅速改善居住環境。即使只興建兩三萬間,也足以衝擊房市場,令租金下調,緩解租戶壓力。在“共享房屋計劃”僅能提供有限數量的房屋的情況下,貨櫃屋具備短期內可大量興建、成本低廉的優勢,值得政府認真研究。

  • 上一篇:香港商報:以新思維擴展住屋供應空間
  • 下一篇:9月21日香港報章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