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私人空间重新定义 “一人食”模式又获青睐

时间:2020-07-09 10:35: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在某点评App搜索“一人食”,会弹出“一人食餐厅排行”“一人食吃什么”等千余个搜索结果。今天,“一人食”已成为众多餐厅的标签。

一人食餐厅从上世纪末出现在日本,到如今风靡全球的“单身经济”的崛起,一个人吃饭早已不再是“孤独经济”的代名词,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年轻一代眼里,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生活方式。

如今,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单身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在防疫抗疫的新形势下,出于公共卫生安全考虑,“一人食”模式对未来餐饮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疫情下“一人食”盛行

2003年,中国饭店协会就曾制定《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作为全国300多万家餐饮经营企业分餐制的操作指南。以“一人一锅”模式为大众所知的快餐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就因这种特殊的就餐方式,进入全新快速发展阶段。时隔17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众多餐饮企业基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人食”的服务方式。

6月21日,《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正式实施。《指南》中提到,基于不同用餐场景和需求而设计的分餐方法和形式,一般可分为按位分餐、公共餐具分餐、自取分餐。其中,按位分餐是按就餐人数将菜品分成单人份,每人一份呈现于餐桌的分餐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分餐制与国人习以为常的“合餐制”传统存在一定冲突,也给餐厅服务人员增加了清洗餐具的工作量。在分餐制相对缺乏可操作性的背景下,各种形式的“一人食”似乎迎来了新机遇。

疫情给餐饮品牌也带来了新思考。哈尼石锅鱼正在考虑是否在店内增设一人一锅的“小火锅”,但这对热能提供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用蒸汽,而是要用热能块或者电磁炉等。粤菜“尚一汤”、福建菜“莆田餐厅”等都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人食”套餐。

《中国消费者报》了解到,除了增加餐桌间的距离外,一些餐厅也采取隔桌就餐的方式,保证就餐时的社交距离。

要求分餐、设置一米线等方式是保障用餐安全的迫切需求,而天然带有“安全用餐、避免聚集”属性的“一人食”,在疫情期间也不再只是单人就餐的小众需求,而是逐渐成为了不断升温的餐饮刚需。

前不久,瑞典开了一家一个人的户外餐厅,每天接待一位客人,没有任何服务员。所有从厨房窗口递送出来的餐品,都通过用绳子操纵的篮子送到顾客桌边。菜品的价格由每个客人自主决定,餐厅会等客人离开六小时后,再给桌椅消毒,餐具要清洗至少两次。

这个“私人独享餐厅”的创意是疫情期间瑞典一位厨师想出的,虽然对于国内不少餐厅来说,这种创意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但在后疫情时代,或许会给餐饮业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私人空间带动新风尚

天猫发布《2019-2020国民味道》数据报告指出,一人食、健身餐、滋补品、原产地、跨界品和懒人速食将成为2020年六大年度美食趋势。其中,2019年“一人食”的商品销量在天猫同比上涨30%。

而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疫情期间“一人食”日均销量上涨明显,3月上旬日均销量比2月上旬上涨252.1%,比餐饮行业整体日均销量同期涨幅高152%。

“一人食”消费成为复工人群新的餐饮时尚,也成为各类餐厅外卖、堂食优先考虑的形式。不仅“一人食”菜品高于餐饮整体的日均销量涨幅,线上平台提供“一人食”相关产品的餐饮商家也在迅速增加。3月上旬,提供单人团购套餐、单人外卖等“一人食”相关产品的的餐饮商家数量环比增长226.8%,高于行业整体营业餐馆数量涨幅。

人们对私人空间的定义范围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机场的私人独立舱、单人火锅餐台等新产品的流行,私人空间已经成为了美食与旅游界的新风向。

而今,“一人食”渐渐摆脱小众概念,为更多人所熟知。人们时常会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刷到一人食餐厅,高峰期等位不亚于风靡一时的网红茶饮店;不少传统餐饮品牌则专门为单人设置餐饮区,使其不必面临一人进食的尴尬;购物达人也会发现能够轻松买到一人规格的食品……

位于北京三里屯的“一人食”餐厅23坐主打西北风味面食。创始人孙韵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受疫情影响,近半年客流量下降30%-40%。但因为“一人食”的属性,比起其他餐厅相对来说会好一点。但“一人食”的习惯在国内只是一部分人,有一部分顾客来店里还是希望打开隔板。

但大家也在逐渐接受“一人食”的消费场景,“我发现曾经两个人一起来用餐的,再次到店里吃饭会接受一个人享用食物。”孙韵说。

关注疫情后消费心理变化

受疫情影响,社交距离逐渐拉远,消费者和服务业开始重新思考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定义。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日渐形成,不少餐厅也在转换经营方式,如开启外送服务、主营外带业务、设立行车点餐通道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社交距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个人卫生和个人防疫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社交距离增加对于整个餐饮服务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一人食”以小众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为餐饮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疫情后餐饮消费群体最大的心理改变,无疑是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与健康成为强诉求。与健康相关的产品、知识、内容和活动会更受关注。

餐饮业相关人士表示,餐饮企业应看清疫情后消费心理的变化,从战略高度聚焦健康价值。

对于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朱丹蓬建议,外卖是未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提升产品品质后,在整个场景以及服务体系中,客户黏性一定要加强。疫情将是整个行业洗牌的加速器,疫情过后能存活下来的餐饮企业将具有品牌、品质、服务以及客户黏性的优势,含金量会比较高。

朱丹蓬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社交距离的增加对于整个场景化以及氛围会有一定影响。他认为,随着整个新生代的人口红利不断叠加,“一人食”未来会进一步扩容。但是整体来说它还是属于小众业态,能容纳的企业和品牌不多。“一人食”餐厅的关键问题就是看整个场景和品牌调性来决定它的生存的空间,以及发展机遇。 (王小月

  • 上一篇:大妈直播织毛衣半年卖1000万元 60、70后走上直播新风口
  • 下一篇:离消费者更近点 mini店争先布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