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讯 选纸尿裤是件让家长纠结的事,总是希望选到最好的、最合适的,然而却在各种纸尿裤的比较中陷入迷茫,以至于越比较越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抓住纸尿裤需求的重点,选择并不难。
只要吸收性好不用担心红屁屁
尿布疹俗称“红屁屁”,是最常见也是家长们最担心出现的问题。要想摆脱红屁屁的困扰,就要选择吸收快、吸收率高的纸尿裤。
纸尿裤吸收率高,就可以瞬时吸收宝宝排出的尿液,减少排泄物与屁股接触的时间,缓解pH值升高后对皮肤屏障的刺激和破坏,以及微生物滋生现象,这样尿布疹就不会产生了。
其实消费者自己也可以比较纸尿裤的吸收性和干爽性:把纸尿裤表面朝下,中前部裹在装有液体的瓶口上,然后双手握住瓶子倒过来,这样纸尿裤会裹在瓶子上,可模拟出纸尿裤裹在宝宝身上的情况,然后再去看其吸收性和干爽性如何。一些消费者将纸尿裤平铺在桌上然后倒水,这种测试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其与宝宝实际穿着情况的差异较大。
不过,吸收率再高的纸尿裤,吸收的量也是一定的,合理使用是保证宝宝屁股干爽的重要因素。如果纸尿裤中积累的尿液过多,或超过2-3个小时(夜里除外)不更换纸尿裤,以及宝宝大便后超过5分钟不清洁,粪便中的产氨细菌就会刺激宝宝皮肤,导致“红屁屁”即尿布疹。也就是说,尿布疹多数是由于纸尿裤的使用不当引起的,而非纸尿裤本身。皮肤科专家建议,使用纸尿裤时,新生儿应每2-3小时更换一次,婴儿期3-4小时必须更换,出现粪便污染时也必须立即处理。
选亲肤产品不用担心有害物质
除了尿布疹之外,纸尿裤中是否含有二噁英、甲醛、邻苯二甲酸酯、荧光增白剂等有害物质也是家长们担忧的重要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无须担心,倒是应该注意如何选择更亲肤、更柔和的产品。
说到有的纸尿裤材料中含有害物质,其实是不足为虑的。从科学角度来说,不存在零杂质的消费品。法国抽检婴儿纸尿裤,二噁英检出量为10-13g/kg数量级,根据欧盟对婴幼儿食品规定的法规计算,这相当于一个婴儿每天通过牛奶、水果等食物摄入安全级的二噁英总量的1/180。这些杂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即便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最严苛的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生产,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因为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
有些妈妈用紫外灯照射纸尿裤,发现有荧光现象产生,就断定纸尿裤中含有荧光增白剂,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用紫外灯照射只能判断其是否含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灯下,咖啡、普洱茶、白酒、酱油均表现出一定强度的荧光。纸尿裤中可能会有荧光物质,但并非所有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都是荧光增白剂。
纸尿裤的材质柔软亲肤,可减轻纸尿裤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布面造成的宝宝肌肤损伤。在选择时,家长都会用手摩擦尝试是否柔软,但有一点却容易被忽略,就是纸尿裤材质的pH值。选择产品时应尽量选择材质pH值平衡的纸尿裤,这样有利于维持宝宝肌肤的弱酸性环境,相当于在宝宝肌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可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强化自身的天然酸性保护膜,让宝宝的皮肤更能抗感染和损伤。
挑对尺寸不用担心O型腿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不让孙辈们穿纸尿裤,理由是“穿纸尿裤会形成O型腿”。有的年轻家长也有此担心,于是就特意挑选超薄的纸尿裤,或者不使用纸尿裤。其实,这个说法并不科学,纸尿裤根本不会影响宝宝腿部的发育。与其担心腿型出问题不如选择尺寸合适的纸尿裤,让宝宝穿着更舒服,减少皮肤与受污染的纸尿裤的接触。
据了解,O型腿也叫作膝内翻。把宝宝两个踝关节并拢,膝关节没有并拢,而是呈现出英文字母O的样子,一般被视为O型腿。O型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0-2岁的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生理性O型腿阶段,这是由于宝宝在子宫内被“包裹”的姿势造成,加之宝宝下肢韧带比较松弛,胫骨多呈内弯状态,多数宝宝到7-8岁,腿会自己长直,无须矫正。一些2-4岁的宝宝可能还会经历一段X型腿阶段。相比较而言,病理性的O型腿一般是由于某些疾病或者不当训练而导致的,与使用纸尿裤没有必然关系。
在为宝宝挑选纸尿裤时,需要考虑的是尺寸是否合适。选尺寸要基于宝宝的体重设定,目前同样尺寸的纸尿裤对应宝宝体重范围会有一些差别,这取决于各品牌生产厂家自己的经验。许多纸尿裤也根据宝宝的身体活动程度进行设计。如果宝宝正在学爬行、走路或快跑,应该选择适合这些活动的专用纸尿裤或是更适合活动的拉拉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