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最新报告:食物浪费与厨余垃圾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

时间:2021-07-21

中国消费者报讯 2021年7月19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厨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综述》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厨余垃圾全生命周期多种处理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低碳处理厨余垃圾,需要优先减少前端食物浪费,在妥善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按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填埋”的顺序优化后端处置方式。

报告指出,从前端食物浪费,到后端的厨余垃圾处理,都会产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食物浪费不仅关乎粮食安全和资源浪费,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巨大压力,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10%与之相关,如何减少食物浪费并妥善处理厨余垃圾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同时,“作为重要的有机废弃物之一,厨余垃圾的低碳管理,值得研究探索。”绿色和平无废城市项目主任刘华表示。

为减少食物浪费、解决日益加剧的厨余垃圾处理难题,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多样化探索,如欧盟不断完善食物浪费管理法律体系,美国制定了专门的食物废弃物管理层级,韩国推行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日本制定了严格管控目标降低食物加工链条不同环节的废弃物产生等。

据估算,厨余垃圾约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在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中,虽然近年来填埋处理的占比逐年降低,但距离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2021年颁布出台《反食品浪费法》无疑是我国减少食物浪费、实现低碳管理的重要开端。“长期以来,中国的厨余垃圾等废弃物管理政策相对更注重垃圾后处理,在推动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刘华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基于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评估,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低碳管理是值得重点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和部署了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循环经济领域的重点工程与行动。

报告通过国内外食物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管理与政策案例研究,总结各国在管理创新上值得借鉴的经验,并聚焦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环境管理工具,考察分析了不同厨余垃圾处理模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能源使用和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建议按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填埋”的顺序优化处理模式,发挥多种技术耦合协同作用,实现厨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

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优先级比较

同时,报告还建议建立针对食物浪费和厨余垃圾管理的专题数据库,提升资源化利用在食物管理层级上的优先级,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激励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等,走向循环经济。(邹本堃)

  • 上一篇:“学生饮用奶”试点产品提供企业达22家
  • 下一篇: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等5种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