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大幅度调整,私募行业遭遇近几年最寒冷的冬天。前三季度已有4045只产品清盘,为5年来清盘量之最。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2017年,私募产品清盘量分别为782只、1824只、2288只、3572只。“今年市场跌得比较多,与2015年相比,下跌幅度更猛烈,时间更长,涉及个股也更加广泛。”好买财富研究总监曾令华表示,“下跌使一些私募产品到了清盘线,还有的跌得过多以至于失去了管理意义,不如清盘。”
格上财富研究员王媛媛认为,私募清盘量较大还基于其他多方因素,如赚钱后落袋为安、产品到期、策略转向等,综合作用导致清盘数据较大,没有必要过分放大负面预期。
对于严峻的市场形势,私募人士感受最深。有私募透露,虽然没有产品清盘,但发的两只产品规模都不大。很多大型私募发的产品较多,但多集中在上半年,实际情况都比较艰难。
格上研究中心表示,私募基金集中清盘还会产生“雪上加霜”效应。基金清盘,投资者赎回,股票型产品的资金从股市撤离,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同时,私募集中清盘,甚至明星产品的清盘,加剧了个人投资者的恐慌,有可能引发踩踏行为。最终的结果是,A股市场流动性不断下降与投资者消极预期之间发生恶性循环。
一般而言,私募平均清盘线在0.7元左右,目前仍有超过1000只产品的净值低于0.7元,这些基金依然面临非常高的清盘风险。
对于私募清盘的预期,曾令华认为,如果反弹持续,清盘趋势有望延缓。但如果横盘一段时间甚至继续下跌,清盘仍会继续。王媛媛表示目前难以预测,具体动向还需要持续跟踪数据。她认为,目前各项有力政策频出,对改善市场预期乃至经济状况都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市场震荡也使得私募的分化加剧,头部效应更加明显。下跌拖累大批私募产品清盘,但也有私募在弱市中规模获得增长。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有38家私募管理规模逆市增长,12家机构规模增幅在10亿元以上,如拾贝投资、九坤投资、凯丰投资等。
同时,规模较大的机构也在弱市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数据显示,清盘产品较多的私募多为中小型私募,在清盘数量最多的20家私募中有7家管理规模不足10亿。
曾令华认为,未来私募分化的局面会持续,即使市场好转,小私募的机会也不大,这与过去公募行业的进化过程一样。
不过王媛媛认为,不能简单地定论中小私募没有机会。“大私募成立时间长,在运营、市场、品牌等运作上都比较成熟;而且大私募往往汇集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基金经理越多,可容纳的规模越大,发行增量越多,而中小型私募可能只有一两名基金经理。”王媛媛表示,一些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创建私募,前期由于成立时长等硬性条件无法进入机构白名单,其投资能力和品牌传导到个人客户需要时间,随着资质达到机构资金标准,发行增量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要想在今年的弱市下成功发行新产品,曾令华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业绩。“现在是业绩为王的时代,私募需要过去有公开、不错的业绩才能在市场立足。”
王媛媛认为,无论个人客户还是机构客户,最关注的都是投资能力。对于机构客户来说,还要关注私募是否符合进入其白名单的硬性标准,比如机构和产品的成立时间,此外还有运营、市场、品牌等也非常重要。
作者: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