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证券私募筹备科创板打新 升级投研体系适应新要求

时间:2019-03-12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

科创板渐行渐近,私募基金为之心动。不少私募已下功夫研究科创板相关规则、可能的上市企业。同时积极接触券商,筹备开户,申请打新资格,甚至发行相关产品,以期成为第一批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

私募加大科创板研究

积极备战科创板打新

记者了解到,科创板相关文件出台以后,吸引了证券私募的极大关注,有的私募成立了科创板研究小组,专门筹备科创板开户事宜,希望成为第一批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

智诚海威董事长冷国邦表示,“去年提出筹备科创板后,我们就安排专人进行研究梳理,包括相关规则、可能的上市公司,在A股的影子股、产业链等。我们会用所有能用的工具积极参与科创板。” 石锋资产董事长郭锋表示,最近公司私募产品都在准备陆续开户科创板。“我们的研究员在各自覆盖的领域储备了一些可能的公司,关注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能够突破核心技术的企业。”

华夏未来资本表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还未确定,目前只能研究A股中的对标公司。

记者也了解到,近期有不少私募开始筹备科创板打新策略,设计相关产品准备发行。

一村资本表示,考虑推出打新产品,对应标的主要是新基建、医药等公司一直看好的方向。“很多客户都非常关注科创板打新的收益,甚至主动找我们,希望能推出相关产品。”

少数派投资称,相对于目前网下配售制度,科创板做了两个调整:一是提高了网下新股配售的比例,从10%提高到60%~70%;二是取消个人参与网下新股询价,网下配售投资者的数量将大幅减少,这将显著提高打新的收益率。“我们不会做只投资科创板的基金,但我们所有符合网下配售要求的产品,都会积极参与科创板的网下配售。科创板网下配售有可能复制2016年打新收益前高后低的特征,哪里有超额收益,哪里就一定会涌入资金将其收益拉低。我们会提早布局,期望获得较好的收益。当然科创板打新,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效管理底仓市值。” 华夏未来资本也表示,在积极联系券商,准备科创板开户和新股询价、申购资格。如果公司存量产品能够获得科创板的投资资格,短期内不准备针对科创板发行新的产品。

也有券商产品部门正在筹备打新策略,遴选私募参与,推出专门的打新产品,还有券商种子基金跟投。

上海某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负责人透露,目前正打算联合一些私募机构推出科创板打新产品,要求私募有打新经验,风格偏成长,对新兴科技、企业基本面研究有一定功底。“我们还在测算相关产品的最优打新规模,要看科创板打新对私募作为C类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同时,有些客户只想要打新的收益,我们还希望私募能用股指期货将风险进行对冲。”

上海某大型私募市场人士表示,对科创板打新很感兴趣,但咨询各大券商,未能获得具体操作的指引。

私募或将改变投研方法

业内认为,由于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对企业财务等方面要求不同,这也将改变私募的投研方法。

“科创板上市公司有的还处于初创期甚至亏损状态,很难用传统的估值方法对他们进行测算,定价逻辑肯定会不同以往。这也对我们的研究提出更高挑战。但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依然适用,尤其是对行业的预判和现有投资决策并没太大影响,成长行业和国家扶持的行业依然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可能给予更多的包容。”一村投资表示。

郭锋认为,初期有的科创板企业可能没有盈利,但可以通过研究合理预测未来的盈利空间,不断修正,也就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之和。比如有的企业今年不盈利,但可以预测明年后年的收入高增长,足以摊销之前的资本开支,研发费用。原来主板的部分软件股、创新医药股等在二级市场也不完全是根据市盈率在估值,也会结合PS市销率,EV/EBITDA等指标估值。郭锋表示,对私募来说,原来的投资体系在大方向上不会改变,但可能会做一些延展。

华夏未来资本表示,科创板对上市企业要求的放开意味着将选择权和定价权更多交给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倒逼机构投资者打造更强的资产定价能力。无论是成熟行业还是未盈利企业的定价都离不开经典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只是说对新兴行业、未盈利企业的远期现金流进行预估需要对行业发展趋势深入的研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精准的判断,这一点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具备更明显的优势。

也有私募认为,将来证券私募需要借鉴国外创投的估值方式。冷国邦表示,投资决策要充分考虑科创板的定位及上市规则,估值体系和过去也不同,难度会加大。“对行业、技术的研究,对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的研究,在A股都找不到参照系,可能要比照国际相关公司,或者参照一级市场、PE/VC的尽调方式和估值体系。”

少数派投资表示,对于尚未盈利、处于初创期的科创板企业,研究和估值方法与成熟企业是不一样的,可以用PE、VC的视角看待这些企业。

  • 上一篇:养老目标基金密集发行 科学合理选择是根本
  • 下一篇:3000点A股大震荡 基金看好中长期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