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多因子Smart Beta指数基金 配置正当时

时间:2019-05-04

杨伟

杨伟认为短期A股面临经济基本面预期和政策预期的扰动,或将维持震荡走势,而短期震荡正是借助优质SmartBeta指数基金买入核心优质资产的黄金时机。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张燕北

SmartBeta在国内指数基金市场的热度渐升,成为被动投资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向。一些基金公司已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力争为投资者打造更优质的工具型产品。依托控股股东强大的指数产品管理基因和自身深厚的投研实力,恒生前海基金率先推出兼具质量、成长和低波动三大因子的SmartBeta指数基金――恒生前海中证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基金。

作为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之一,恒生前海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杨伟拥有扎实的金融工程学习背景和丰富的指数投研实战经验。他认为,想要在当前市场时点跟上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基础上又能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多因子SmartBeta指数基金无疑是理想选择。

三大核心因子

铸就优质指数

“资本市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但市场波动表象下仍有迹可循。”杨伟直言,自己坚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将其作为投资中谨记的法则。

杨伟是指数及量化领域并不多见的科班出身基金经理,硕博均攻读金融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曾在平安信托担任金融工程及量化投资研究员,之后进入公募行业管理指数及ETF基金。专攻指数及量化投资多年,他致力于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探寻规律,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更迭投资策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工具型产品。

近几年,震荡取代此前单边市日益成为A股市场的主旋律,简单复制指数的传统指基灵活性和收益均有限,主动基金风险又比较高。为解决这些痛点,通过指数化投资叠加专业量化模型选股的SmartBeta指数基金逐渐成为众多指数及量化投资团队的发力方向。

在此背景下,恒生前海基金求新谋变,向中证指数公司定制了独家专有的中证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该指数兼具质量、成长、低波动三大因子,能够更全面地挖掘优质投资标的。

谈及选择这三个因子的初衷,杨伟坦言,高质量的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状况较稳定,利润增长高的公司未来经营预期较为乐观,低波动率则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下跌风险。“这是巴菲特用几十年验证过的投资策略。”他说。

具体到指数编制方法,该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50只盈利能力高且可持续、现金流量较为充沛且兼具成长性和低波动特征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

“将总资产回报率、营业利润扣除现金流量后与总资产的比例、现金流量与总负债比率及过去三年净利润增速按等权重的方式计算各股票的综合得分,选取综合排名前一百家的公司,再根据波动率从低到高选择前50只股票组成指数成份股。”杨伟说,该指数历史回溯模拟结果稳健性好、业绩表现优异。从2008年到今年3月底,该指数累计总回报达162.2%,而同期沪深300收益为负的11.8%,中证500同期回报为21.6%。加入低波动因子后,该指数同期年化波动率为27.8%,低于中证500指数31.5%的年化波动率,与沪深300指数27.5%的年化波动率相近。

从成份股行业分布看,该指数前三大行业为可选消费、工业、医疗保健。杨伟认为,受益于经济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消费与科技创新类企业,相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把握SmartBeta

指数基金配置良机

谈及当前市场环境,杨伟认为短期A股面临经济基本面预期和政策预期的扰动,或将维持震荡走势,而短期震荡正是借助优质SmartBeta指数基金买入核心优质资产的黄金时机。

不过,杨伟表示,近期市场分歧开始加大,预期边际变化成为市场焦点。3月份经济数据回暖,市场情绪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市场预期短期内加大宽松力度的必要性会降低,政策或将进入观望期。他还提到,海外风险的扰动也将是二季度需要提防的因素。因此,短期A股或将结束单边上扬而进入震荡调整中。

杨伟表示:“由于A股估值仍处历史合理范畴且长期投资逻辑不变,经历急涨之后,目前的短期震荡巩固阶段正是投资者跟上市场、进行资产布局的良机。然而震荡市中选股难度加大,借道指数基金低位布局仍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只多因子SmartBeta指数产品,恒生前海中证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基金不仅具有传统被动指数基金及单因子SmartBeta指数产品透明、费用低廉、容量大、风格稳定等优点,还能够通过多个因子的配置捕捉热点,通过多个维度共同打分精选股票组合。“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看市场的工具,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杨伟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前海基金控股股东恒生银行旗下恒生投资的指数基金管理规模超过800亿港元,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恒生前海基金传承了该公司的指数投资经验,汇聚海内外人才,力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

  • 上一篇:基金业协会一季度处理600余家私募问题机构
  • 下一篇:新政洗牌后更关注港股医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