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银行客户投资债基分歧加大

时间:2019-05-04

中国基金报记者静波

近期债券市场震荡,基金公司的银行等机构客户目前对债券市场后市分歧加大,部分机构倾向于短期缩短久期,部分机构则寄希望于长期资产配置。

政金债基金依然是4月份新发基金汇总规模最大的品种,数据显示,近期,汇添富中债1-3年国开债以83亿的规模成立、富国中债1-5年农发行成立规模为67.5亿。

相比而言,3月份成立的政金债规模喜人。其中,中银1-3年国开债、鹏华1-3年国开债,国寿安保1-3年国开债的成立规模均超过110亿元。

中债登相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3月份大规模移仓政金债,主要因为国开债相对性价比提升和地方债挤压配置规模。商业银行3月份大举减持国债1673亿元,转而增持政金债1259亿元,其中国开债增持502亿元,口行债增持288亿元,农发债增持468亿元。

近期,央行续作MLF规模不及市场预期,加上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债市整体震荡;接下来几日整体曲线有所下行。市场人士认为,进入四月下旬,市场会进一步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月底财政支出对流动性及债市所产生的影响。

截至4月26日,三年期国开债收益率3.0293%,五年为3.214%。“即便不考虑骑乘收益,叠加杠杆收益,3年期限国开债的静态收益已覆盖银行自营资金的成本,从长期来看,目前的收益率对银行的吸引力开始增加。

深圳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管理层正释放出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信号,这对债市难言利好。尽管央行在4月份表现“相对克制”,从国债近期日内波动巨大可以看出,机构间的市场分歧仍然较大,该行内部认为短期内转为观望。

“近期银行客户对后市存在分歧,部分客户认为债市调整并未结束,短期操作上倾向于短久期防御,以观望为主;另一部分客户认可当前长期债券收益率,他们认为可以获取曲线陡峭变平坦过程中的期限利差收窄的收益,存在长端配置意愿。“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称。

某银行投资部经理称:“债基策略上公司可能会配置信用债、中短债,适当时机选择可转债与二级债基。”

  • 上一篇:普通FOF年内表现可观
  • 下一篇:布局“高质量”指数正当时 恒生前海新基金专注A股优质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