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规模在去年获得逆市增长,ETF产品已经成为公募产品布局的“必争之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满足投资者降费需求,平安基金、易方达基金先后将旗下部分ETF产品费率从0.6%降至0.2%,低费率ETF也引发市场的激烈讨论,部分公募人士表示将可能采取“跟随策略”,被迫迎战。
ETF降费牵动行业神经
3月15日成立的平安创业板ETF费率设定为0.2%(0.15%管理费率+0.05%托管费率),打破了通常0.6%(0.5%管理费率+0.1%托管费率)的费率结构。随后,易方达基金接棒,将旗下易方达中证500ETF、易方达MSCI中国A股ETF及其联接基金、易方达沪深300等ETF的费率调整为0.2%。
平安基金、易方达基金的降费举措引发行业激烈讨论,是否跟进困扰着基金行业。
招商基金全球量化部相关人士预计,指数基金费率下调是大趋势,如果降费的大环境确实存在,那么同类指数的ETF可能会跟随降费。据其分析,首先,随着资产新规落地实施,分级基金无法存续,ETF成为同类被动型产品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去年股市下行,ETF规模不降反增对行业形成刺激;三是减持新规的实施,限制了上市公司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减持,使用股份换购ETF份额的操作模式成为一种趋势,上述因素令ETF布局更有价值,因此各基金公司纷纷发起布局ETF,ETF产品开始密集出现。
广发中证500指数基金经理刘杰也认为,从短期来看,费率会是各家基金公司新发基金时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新发市场上已有的宽基ETF。“降费的目的很明显,在ETF受到市场瞩目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希望通过降费,抢占足够多的市场份额。”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单纯降费对行业影响有限,国内指基降费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泰基金认为,指数降费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降费成为一种竞争策略,或许会逐渐成为行业趋势。虽然指数降费符合投资人的利益,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不如海外成熟,国内指数产品费率的下调需要一个过程。
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不会跟随降费,据该基金经理透露,目前部分华南基金公司ETF资金多数属于集团内部资金,针对内部资金调低管理费率可以理解;另一方面,有些ETF降费部分属于公司的迷你产品,小规模的基金并不能带来很多管理费收入,通过降低费率努力扩大规模比基金清盘更具性价比。
短期不会影响市场格局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少数公司和产品降费对ETF市场格局影响有限。但如果龙头ETF采取“跟随策略”,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可能引发ETF寡头时代的到来。
招商基金全球量化部相关人士指出,当前ETF主要规模和市场效应聚集在几个先发优势突出的大公司,后发的相同标的ETF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了降费方式,很可能推进各标的指数的ETF寡头垄断时代的到来。
考虑到公募布局ETF产品的成本,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降费应适可而止,避免发生“价格战”。
招商基金全球量化部相关人士表示,低费率竞争并非良性竞争,海外ETF低费率有其特定环境,基金管理公司除管理费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降费从短期来看,投资者是受益的,但长期看,国内成立运营ETF成本较高,上市后还需要花费较大成本寻找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影响基金公司对ETF持续投入的能力,更不利于ETF领域的长期发展。”
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称,国内ETF费用已经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即便降低10个BP难度也不小,而且监管层也不希望ETF市场开展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目前不具备ETF产品“一降到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