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踩过的基金的“坑”就不要再踩,给你一份防“坑”指南

时间:2019-08-31 18:48:24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倾向于购买基金,基金拥有很多优势,比如分散风险、专业人员管理等,但很多人简单的认为这种“专家理财”的模式可以轻松赚钱,因此在意识上和实际操作上出现了不少误区

误区一:买基金需要很多钱

很多人不了解基金,以为买基金需要很有钱,投入越多赚的就越多,自己手里只有几千甚至几万,不值当做投资。其实这种想法要不得,投资都有一个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很多投资大师也是从小资金慢慢积累起来的。

不要觉得自己钱不多就没有投资的价值,恰恰这正是你投资人生的一个开端,日积月累,有一天你也会拥有自己的投资“小金库”哦。

误区二:止盈不止损入

这是个心理战,有些同学在买基过程中,看到持仓的优质基金涨一点就立即赎回,收获寥寥;但是对于一些跌幅较大的基金,却能够做到长期持有,当然有一个原因是被套太多,舍不得止损了。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亏损扩大化,甚至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基金,还有清盘风险,这样的坚守可要不得。

不过笔者提醒大家,这里要止损的基金,有个前提,就是该基金的基本面已经恶化,不适合再继续持有了,或者基金有清盘风险,对于这类基金要果断say no。

误区三:便宜的基金才有潜力

就跟生活中喜欢买便宜东西一样,有些同学在买基金的时候,会认为便宜的基金更好,成长潜力更大。

一只净值2元和一只1.5元的基金,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觉得这样买到的份额多,未来潜力更大。其实这样僵硬套用并不可取哦!如果一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可能表示这只基金长期亏损,赚钱能力很差。而一只净值比较高的基金,则表示这只基金历史业绩比较好。而且基金并不存在“便宜”这种说法,行业内一些知名的十倍基,有的净值甚至到了10元,但是长期持有仍然有不错的收益哦。

误区四:买涨不买跌

许多投资者往往只敢在股市上涨时购买基金,遇到市场下跌就会犹豫不决。但其实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很多时候市场下跌才是最好的购买基金的时机,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亏损的风险反而更小,长期来看获得的收益也会更多。同时投资者还可以利用基金特有的定投功能,在低位时一点点买入,等到牛市来临的时候,收益会远远超过那些追涨的基金投资者。

误区五:基金必须长期持有

基金是适合长期持有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买了之后就不管不问。现在市面上的基金很多,业绩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即使是近期业绩不错的基金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业绩下滑。所以,投资者应该定期检查自己所持有的基金业绩表现。

误区六:注重短期业绩

对于基金来讲,很少有长时间一直排名靠前的。每一年的冠军基金,最多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业绩很突出,其他时间业绩一般。比如,因为基金经理擅长某种风格,或者对某些行业特别有心得,在某个年份中,一旦市场风格和基金经理个人风格契合时,他们往往可以获得好成绩。

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要把中长期业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只是短期的业绩,更要看多个年份。比如过去1年、2年、3年甚至5年的业绩,如果某只基金在各个年份中都能排在同类基金的前1/2甚至1/3,那么这只基金未来表现持续稳健的概率就比较高,至少比前一年最热门基金后续表现稳定的概率高。

误区七 :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就好

比如,假设现在股市平均收益率是-20%,债市收益率平均+8%。一个股票基金收益率-5%和一个债券基金收益率5%的基金管理人,哪个算优秀?答案是这位股票基金管理人,因为他明显跑赢对标的市场。

实际上,每只基金都有一个业绩比较基准,就像及格线一样,是基金公司给该基金设定的一个预期目标。基金最终业绩和业绩基准之间的差异,通常叫超额回报。超额回报的大小,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误区八:选基金公司,喜欢短期爆发的

除了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平台作用也不可忽视。投研团队的实力、公司整体投资理念、考核机制等,都会影响到一只基金的最终表现。所以,那些旗下产品普遍表现优异的基金管理人,确实具有更大吸引力。但我们在选择过程中,往往陷入“短期陷阱”,对于近一个月或近一个季度产品业绩突然爆发的基金公司,给予过高预期。

实际上,行情会更迭,热点会轮动,谁都可能一时押中宝。如果你追逐一个短期的业绩冠军,很可能赶上市场风格变化,业绩立刻大大滑坡。只有长期稳定的好业绩才能证明投资的实力。以股票投资回报为例,在近三年、近五年、近七年、近十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名单中,能出现超过三次的只有4家,四次都上榜的就只有1家。“短期冠军”常有,而且经常在变,真正的“长跑选手”却不多,需要精心挑选。

误区九: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越长越好

这句话并不完全错,但投资者在选择老基金经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有些基金经理从业时间很长,但历任业绩很少有突出的,他们的操作模式可能已经成型,对其业绩大幅提升的预期要下降。2。工作多年的老基金经理,很多兼任了其他管理性职务,因此体力精力均有所下降。基金投资在具备较高的操作准确率情况下,投入精力与收益是正向关系,因此投资总监直接管理的基金并不一定优于旗下专职经理管理的基金。

误区十: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基金稳定性佳

很多人总是感觉“人多力量大”,有安全性,其实一位基金经理和多位基金经理基本没有区别。在三位经理的组合中,其中一个人的作用可能要占到50%;双经理的组合中,一个人可能要占到80%。所以,找到那个最重要的人,然后根据他来分析这只基金就足够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股票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民生加银基金孙伟:把握未来的科技股投资方向 | 走进基金
  • 下一篇:弘毅远方坚决做多A股 抱定新核心资产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