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25日,2019“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第六场线下赛在上海举行。上海艾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及投资总监蒋锴进行了主题为《新竞争格局下量化私募发展再思考》的演讲,他认为,量化私募依旧面临巨大挑战,行业头部效应更加明显,新公司发展空间被压缩。同时,外资的涌入对于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点击进入专题】
上海艾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及投资总监蒋锴进行主题演讲
蒋锴认为,量化是一个研发性的投资策略,从科技的发展规律来说,海外量化私募走过的路也将是国内私募的发展路径。“目前,科技方面与海外私募的差距较大。从规模上看,现在国内的头部量化私募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有几家,但相比海外私募几百亿美元的规模来说,差距也比较大。”
近年来,证券类私募管理的总规模变化不大,不过头部效应却越来越明显。“按照证券管理人的分布看,现在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大概有70家,还有400家左右管理规模在10亿到50亿之间。” 蒋锴说,高净值客户买的,以及大的代销渠道如银行私行和券商等代销的,都是头部私募的产品。
量化私募管理人也有类似趋势。蒋锴说,百亿规模以上的有3-5家,20亿到50亿规模的有19家,1亿规模以下的有720家。
蒋锴认为,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公司要成长起来难度比以前更大,不少代销渠道实行白名单制。“现在不断冒出一些黑马在细分领域做一些小的策略,但难度可能比五年前大一些。”
量化私募的品牌效应不强也是一大挑战。蒋锴说,2015年牛市中出现了数家规模百亿元的量化私募,短短4年之后,百亿量化私募就换了一批新的,它们将维持多久也难以确定。
另外,外资的涌入也将挑战国内私募,“相当于师傅与徒弟之争”。不过蒋锴认为,中国市场量化的机会比较多,有全世界主要证券市场里最好的α等待挖掘。“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金融创新越来越快。以后工具多了,相信本土机构和外资将会在不同的维度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