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随着月内多只基金发布延长募集期限,3月后便没有“日光基”诞生,基金发行降温几成定局。另一边,老基金清盘也开始上演,截至3月18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3只基金发布清算公告,而这其中债券型基金就有15只,占比接近半数,成为清盘重灾区。
事实上,债券型基金清盘数量居高不下与其市场表现不稳定、业绩不佳有关,从而降低了债基的投资吸引力。不过,在市场扩容背景下,同质化竞争激烈,不少债基未能吸引市场资金的关注,也加快了行业洗牌速度。
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采取了多种方式,比如为新基金提前设定较长的募集期,或为可能面临清盘的老基金取消自动清盘条款,以避免巨赎导致意外清盘。
清盘基金数量超去年同期
3月18日,中欧基金发布了旗下中欧达安一年定开混合基金的清算的公告,公告显示,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3月16日,并于3月17日进入清盘程序。
此前一日,安信基金旗下的安信睿享纯债债券发布清算报告,该基金最后运作日为2021年2月24日,并于2021年2月25日进入清算程序。同日,凯石基金也发布了关于凯石淳行业精选基金清盘的公告。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3月16日,并于3月17日进入清盘程序。
截至3月18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3只基金发布清算公告。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不仅清盘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9只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因资产规模低于合同要求的比例也从去年的不足45%提升至50%,其中包括农银汇理、嘉实基金(博客,微博)、鹏华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中欧基金、南方基金等旗下多只混合基金。
一般来说,积极清盘无非是源于三个原因:一是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二是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三是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清盘条件。
针对年内清盘基金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一方面,受到近期二级市场波动影响,部分基金可能遭遇赎回或者净值大幅回调,导致清盘情况;另一方面,去年新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双双创下新高,这难免会引起一些基金产品同质化,而业绩不佳或规模过小的产品也更容易被清算。
天相投顾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表示,一般权益类“迷你基”清盘主要源于运营成本考虑。“一般5000万以下的产品管理费很难覆盖成本,如果市场行情好还能再做一做,但如果是震荡市或不看好后市,清盘对基金公司来说或许是最划算的选择。”此外,杨佳星认为,“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同时管理多只迷基的话,也会影响新基金的发行。”
正如前述发布凯石淳行业精选混合基金清盘公告的凯石基金,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凯石基金一共发行了8只基金。截至目前,包括凯石淳行业精选在内已经清盘了4只,当前公司整体管理规模还剩9.46亿元。
进一步来看,凯石基金旗下仍在正常运行中的4只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凯石澜龙头经济定开有7.98亿元,其他的几只例如凯石岐短债(份额合并计算)、凯石沣和凯石湛,规模分别只有7353万元、5916万元和1585万元。从去年5月起,凯石湛也不断发布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
部分老基金取消清盘条款
数据显示,在今年以来33只发布清算公告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就有15只,占比接近半数,成为清盘重灾区。进一步来看,除了一些在该年内发布清算报告的基金外,还有不少其他满足清算条件的产品。
那么,随着“清盘线”的临近,此类产品又该如何拯救自己?
近日,中银基金发布关于中银丰荣定期开放债基修改基金合同终止条款的议案,该基金拟取消自动清盘条款,变更为持有人大会表决清盘。除中银丰荣定开债外,近期,南方弘利定开债、中银丰润定开债、华安安逸半年定开债等十多只产品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取消自动清盘条款。
从上述产品的特征看,规模都相对较高,截至2020年末,中银睿享定开债、中银丰润定开债规模分别为240.67亿元、167.18亿元。但基金的持有人户数较少,机构持有份额占比100%,属于机构定制的定开债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修改清盘条款的产品,一是成立时间较早,部分产品已经接近开放期,即将面临到期赎回的压力;二是产品采取纯债基金的制式合同,设置了自动清盘的条款,修改后才能防止意外清盘。
事实上,自去年二季度债市调整以来,债券型基金收益承压,确实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取消基金合同的自动清盘条款,就是为了应对短期规模不符合条件,产品可能被意外清盘的现象。
进一步而言,就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如设置触发清盘条款,公司的定开债基要在下一个封闭期之前完成募集,如果没有募集到足额资金,产品就可能面临清盘压力。尤其是摊余成本法的定制债基,每家公司有产品数量和额度的限制,一旦清盘,就要重新申报和批准额度,最好是留住这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