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难敌”基金

时间:2017-11-24 17:29:29

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自10月1日起施行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趋于下行,其资金可能转移到银行、保险、信托、券商等推出的类货币理财产品中。但作为货币基金最大竞争者的银行理财日前也接获“噩耗”,在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理财收益率下降不可避免,且因不能再刚性兑付,其劣势将显露无遗。

类货币理财产品安全性收益率均较高“银行理财由于高安全性和灵活性,是货币基金最大的竞争者。”天风证券的孙彬彬团队指出,然而,长期以来,银行理财采用资金池模式、期限错配、风险兜底来保证本金安全和收益稳定,这导致银行理财既不是存款,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

与货币基金功能最像的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推出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据介绍,银行理财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开展的资产管理服务,可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目前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主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目前银行还有一定的兜底意愿和能力,因此实际上本金比较安全。”孙彬彬团队表示,“开放式理财产品在设立之初会设置预期收益率,但银行往往会尽量将收益保持在预期收益率附近,因此看起来很稳定,且在市场利率上行期间收益率会比较低。”

事实上,保险、信托、券商也都推出了各自的类货币理财产品,均具备类似于货币基金的现金管理职能。据了解,保险类货币理财产品是保险资管旗下的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属私募产品,申购起点为100万元,主要面向合格投资者。保险资管及其关联公司通常会以自有资金购买部分份额,从而为其他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安全垫,本金安全性较有保证。孙彬彬团队指出,由于会投资于一些较高收益的资产,货币型保险资管产品整体收益会较高,且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券商类货币理财产品有两种,分别是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报价回购。集合资管计划投资于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资管计划、银行理财、集合信托计划等;报价回购是证券公司以符合要求的自有资产作质押,约定到期还本付息。集合资管计划小集合门槛较高,且仅限200人以内;大集合虽然人数可突破200人,但目前不再新增,仅有部分存量。

信托类货币理财产品是一种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仅针对合格投资者,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下的自然人不超过50人,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和合格机构投资者不受数量限制,申购起点通常是100万元。目前有部分信托采用TOT双层信托结构,通过设立多个子信托的方式规避50人的限制,申购起点最低可至5万元,再由底层的母信托投资于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

养老类货币理财产品是养老保险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服务,产品往往期限较长,甚至长期存续。其可以面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投资门槛低至1000元。

孙彬彬团队表示,类货币理财产品具有如下特点:从流动性来看,基本均能做到T日赎回、T+1日确认或到账,部分银行理财能像货币基金一样做到T+0,部分产品可能会设置一定的封闭期,不过整体上流动性较好。从安全性来看,由于投资对象以高流动性、高安全性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资产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虽然未明确保本,但在开展初期各机构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意愿,目前来看至少本金比较安全。从收益性来看,目前类货币理财产品费率均不高,与普通的货币基金差异不大;由于投资组合限制较少,可通过投资高收益资产和加杠杆的方式提高收益,因此收益整体高于货币基金。

公募基金有望成赢家“目前市场上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且大多数净值型产品仍然具有保本保收益的特性。未来即使投资者逐步接受银行理财非保本的特性,如何吸引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非其他类型较为成熟的资管产品(基金产品)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研究员钟林楠表示:“当大家逐渐接受理财净值化,自负盈亏的特点后,它与公募基金相比,有较多的劣势。如果不是固定收益,不保本,那投资者为何不买公募基金呢?尤其是很多中小银行,其投资团队、研究实力、交易等各个方面处于下风,这对它们来说将是极大的冲击;当然它们可以做委外投资,但这在当前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信建投宏观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也认为,未来公募基金发展可能更具竞争优势;私募和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资金池和杠杆水平的明确约束,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研究员陈曦认为,未来如果银行选择逐渐放弃传统的理财业务,那么现有理财的负债将转向银行存款、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包括银行新型资管产品)、货币基金之中。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认为,部分原先买银行理财的保守投资资金,可能流向资本市场(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高收益债券和低风险特征的股票可能会成为替代品,银行股可能受益。

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本性质产品的需求仍将较为旺盛。在市场仍有需求的前提下,存款至资管之间的空白区域必然需要新类型产品进行填补,结构化存款、大额存单等具有替代性质的产品或将兴起。”

  • 上一篇:新基上架
  • 下一篇:股市“吃药”行情来临 投资可借“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