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项晶
上周,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大盘股、小盘股、优质白马股齐齐下挫,A股总市值一日蒸发1.58万亿。剧烈调整之后,今年表现强势的蓝筹白马行情将何去何从?这一次大跌从此拉开调整大幕还是调整蓄势之后继续冲高?临近年底时点,机构资金持股一边倒的走势是否会催生集体出逃的踩踏现象?如何应对因为抱团而带来的波动放大?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
蓝筹白马“泡沫”了吗?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短期内并不看好前期涨幅较大的大蓝筹。他们认为,经过大涨之后,此类股票已经达到估值修复上限,而明年业绩增速很难出现爆发性增长。
对于当前热议的白马蓝筹是否“泡沫化”,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泡沫短期内是存在的。“大涨之后,很多个股估值与业绩并不匹配,继续向上还需要一定的缓冲期。”
沪上一位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也赞成上述看法。在他看来,很多蓝筹股确实被高估了。“以前银行股PE在5倍左右,现在很多都超过10倍,还有一些公司从10多倍、20倍PE涨到40多倍,难道今后这会成为常态化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有一些蓝筹白马涨幅较大,不是因为基本面支撑,而是随着北上资金买买买,市场风险偏好随之提升,因此也给予了更高的估值。”
另外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这一波蓝筹行情是海外资金对A股优质蓝筹估值修复和重估的开始,虽然当前部分龙头股已经出现泡沫化倾向,不过在他眼里,这也属于正常现象。他指出,龙头由于增长的稳定性和行业地位的稳固性,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青睐,因此其市盈率也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享受更高溢价。
“对于我个人来说,目前这个时点不会特别愿意去配置过多大蓝筹,尤其是近两个月大批趋势投资者入场后,把这些公司股价推向新高,从估值上它们已经不便宜,性价比不高。”这位基金经理说。
“抱团”风险存隐忧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排名和业绩,今年抱团蓝筹、白马已经成为一种被动型投资策略,也是公募基金继2015年抱团中小创之后又一次羊群效应的体现。而随着年底考核将至,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正在逐渐增强,抱团策略是否会形成资金卖出的“羊群效应”?一旦大资金开始持续流出,是否会催生机构之间的踩踏现象?如何应对因为抱团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年底考核将至,机构的确存在兑换收益的意愿,另外很多基金也有阶段性仓位调整的需求,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也意味着有一部分资金开始撤离了。一旦对手盘不够,那可能就会引发股市比较快速的下跌,存在踩踏风险。”上述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称。
上述上海绩优基金经理也表示,机构年底获利了结的需求比较强烈,所以在他看来,之前涨幅较高的蓝筹、白马龙头股应该会面临一轮调整。而上周四A股市场大跌,可以说是未来市场方向性的一次预演。他认为,蓝筹白马股未来半年左右将会出现震荡下滑的态势。
“市场缺乏新热点,所以在A股趋势未明的情况下,机构集中在蓝筹、白马里的筹码应该不会一下子出来,未来3~6个月内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或会陷入数次跳水、拉回、再跳水的调整之中。”
他认为,白马股的“羊群效应”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前卖出的力量还比较弱。他坦言,为了保住今年的胜利果实,近期自己也有减仓动作,不过幅度不大。
“在市场尚未出现新的热点和主题之前,只能边走边看,再逐渐转换到一些估值相对合理、具有超额收益的品种上。”该基金经理认为不必过于担忧,“市场会在震荡徘徊中完成调整,不会出现像此前那样的极端现象。”
蓝筹行情还能走多远?
以白马蓝筹股为代表的漂亮50行情会一直延续下去吗?这恐怕是很多人想问的一个问题。对此,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意见出现分歧。
上述上海某中大型公募专户投资经理认为,蓝筹行情还远未见顶。“这一轮行情上涨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盈利的改善。虽然很多人认为主要受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等影响,但这些海外资金跟散户不一样,它们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而一些蓝筹龙头、白马股等能稳定保持每年15%~20%的业绩增速,因此受到追捧。目前来看,这一上涨的逻辑依然没有发生变化,短期调整之后,我认为蓝筹还将会继续向上突破。”
该投资经理还告诉记者,从历史上看,一个主流市场热点一般可以延续3年左右,譬如2012年启动2015年结束的创业板行情。在他看来,自今年A股开启蓝筹之风后,目前为止还只是预热阶段,未来还会有2年左右的行情。
另外一些基金经理对此则持谨慎态度。上述上海某公募投资总监认为,今年涨幅较高的大消费、周期等股票,其基本面、盈利等已无法再支撑股价继续创新高,新的市场主题、热点有待挖掘。“一些中盘的细分龙头今年实际是受到损害的,被市场错杀而基本面已出现拐点的二三线蓝筹未来将出现投资机会。”
而上述上海绩优基金经理认为,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只涨不跌。他认为,当市场不确定性预期降低、新的市场热点出现或者估值存在明显泡沫时,漂亮50行情就有可能出现终结。“泡沫终会有破灭的那天,只是不知道那天什么时候会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