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或波及存量产品
今日,沪港深基金迎来新规。根据证监会6月份发布的《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规定,12月12日之前需要人员到位,否则应暂停相关产品的申购。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不会对沪港深基金市场发展造成太大影响,但考虑到监管层对沪港深基金投资规范的不断强化,未来新规可能将由针对新发沪港深基金逐渐延伸到存量产品。
新规提升准入门槛
近日,市场上曾传投资港股超80%以上的基金产品或暂缓审批,随着《指引》落地,新发沪港深基金直接受到冲击。“《指引》主要针对新发沪港深基金产品,监管的目的是将港股投资基金市场的准入门槛提高。”凯石财富首席分析师桑柳玉表示。
《指引》规定,若基金名称带有“港股”等类似字样,应将80%以上(含)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港股;80%以下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的,基金名称不得带有“港股”等类似字样,港股最高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对于指数型基金,基金名称可根据标的指数名称命名。业内人士表示,这样限定或杜绝沪港深基金在A股和港股间“风格漂移”的可能。
鉴于港股和A股市场存在明显差异,内地部分沪港深基金管理人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投资方向名不副实。12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部分带有“港股”字样的公募基金产品并未实际投资港股,引起各方质疑。近年沪港深基金业绩分化明显,也导致监管对港股投资基金管理进行重点规范。
记者了解到,各地证监局陆续下发的通知明确要求12月12日之前配备相应的投资管理人员,确保人员到位。桑柳玉表示:“这样的规定实际对大公司没有太大影响,以目前内地市场化薪酬水平,很容易从台湾或香港市场上挖到人,且现在内地每年有大量海外人才回来,对基金公司而言,半年时间足以解决人才问题。”
事实上,基金公司也不惜花重金聘请有经验的港股投资人员,如某公募基金对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并获中国基金业从业资格或香港证监会持牌人资格的港股基金经理人开出100万元―160万元的年薪。
新发基金或将分化
万得数据显示,三季报沪港深基金总规模约800亿元,其中,东方红资管、前海开源和嘉实基金(博客,微博)的此类基金规模排名前三,均超过100亿元。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指引》仅针对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的沪港深基金产品,公司现有存量产品暂不受影响。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既然监管目标是梳理港股基金投资市场,未来新规或将波及存量沪港深基金产品。“监管也是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未来是否对已有沪港深基金"动手"还未可知。”桑柳玉表示。
据统计,市场上已成立的沪港深基金超过70只,另有近60只沪港深基金待批。目前存量产品持仓比例较灵活,可在三地市场实现自由切换。如果新规覆盖到存量沪港深主题基金,势必带来市场大调整。如某沪港深基金刚刚更新的沪港深基金产品招募书显示:“本基金将基金资产的80%-95%投资于股票资产(其中投资于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0-95%,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0-95%)。”可以看出,存量沪港深基金投资港股的比例并无硬性的下限规定。
基于此,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新发可投资港股的基金或将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80%以上仓位投资港股,带有“港股”类似字样的基金。另一类是产品名称不带“港股”,港股投资比例不高于50%的基金。
对于港股投资基金暂缓审批的传闻,高莉称,由于基金管理人的人员配备、申请材料修改等原因,目前有部分产品正处于在审阶段。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依法推进相关产品的注册审查工作,同时督促基金管理人不断加强港股投资管理,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