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2018年7月,进口煤增速显著高于国内煤
2017年,中国进口煤炭2.71亿吨,同比增加1547万吨,增长6.06%。追溯近年来煤炭进口量走势,2013年达到峰值3.27亿吨,之后逐年下滑,2015年跌至谷底2.04亿吨,2016年,借国内煤炭供给侧改革之势,进口煤量反弹至2.55亿吨,同比增速高达25.2%。
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进口煤产量2.7亿吨,占国内煤炭产量7.68%,占国内煤炭总供应量的7.12%.
2018年前7月,我国共进口煤炭1.75亿吨,同比增长15%;而同期全国的原煤产量19.78亿吨,同比仅增长3.4%。进口煤的增速要远高于国内煤炭。
就月度数据而言,7月份,国内煤与进口煤呈现“此消彼涨”的态势。进口煤炭2900.6万吨,同比增长49.05%;环比增长13.88%,月度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同月,全国原煤产量2.82亿吨,同比下降2%;比6月环比降低0.55%!
进口煤增速高于国内煤产量,主要有以下因素: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巨大的煤炭消费量吸引了国外煤炭企业扩大产能,而且,国外的煤矿多以露天开采为主,非常容易提升产量。所以,进口煤产量提高具有很大的空间,博弈的是价格和政策的限制。
2、反观国内煤炭生产,受环保和安全检查双重影响,在产能充足的情况下,产量释放受到诸多限制,尤其是中小型煤矿受环保设施不达标等因素影响,被迫限产,甚至停产。
3、就物流条件而言,进口煤多为海运,数量大,成本低。而国内在“公转铁”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煤炭运量完成8.22亿吨,同比增长11.4%。但是,公路运输受到限制,尤其是环渤海港口禁止煤炭汽运集港,目前,部分地区限制柴油车上路,禁止煤炭运输车辆通过特定路段,造成煤炭公路物流成本增高,运输数量和效率下降。
二、进口动力煤结构分析-便宜是“王道”
进口煤炭主要分为无烟煤、炼焦煤、其他煤、其他烟煤和褐煤五大类,为了简化分析,剔除炼焦煤和无烟煤后,其余煤种用途相近,多作为电力用煤,并称为动力煤。
2017年,中国褐煤、炼焦煤和其他煤的进口量均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廉价的褐煤进口量突破8000万吨,无论是进口量,还是增速,均列各煤种之首。无烟煤来源以朝鲜为主,价格较高,其进口量大幅下降49.3%!
2018 年前7月,各煤种的进口量出现分化,价格相对较低的褐煤和其他煤进口增速均超过40%,而价格较高的炼焦煤下降10%。就各煤种所占比例而言,前7月,褐煤进口量6099万吨,占比35%;其他烟煤进口量4740万吨,占比27%:其他煤进口量2470万吨,占比14%。炼焦煤进口量3662万吨,占21%。无烟煤进口量549万吨,占比3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剔除炼焦煤和无烟煤,褐煤和动力煤的占比76%,而且,炼焦煤和无烟煤的进口量同比都在下降,只有动力煤的进口量则在高速增长,这既反映了国内市场对于动力煤的刚需,也体现了褐煤和其他烟煤与国内煤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三、进口煤后期走势及对国内动力煤市场的影响
7月份进口煤创历史新高,并不代表后5个月就可以“高歌猛进”,更多是因为前期的通关时间延误,更早期的进口煤量并入7月份。国家对于进口煤的政策总体上还是以控制为主,市场传言有“总体上不超过2017年进口量”一说,如果传言属实,今年后5月的余量不足1亿吨,每月的煤炭进口量不能超过1500万吨,即使放宽到2000万吨/月,也远低于前7月平均2500万吨的规模。因此,2018年进口煤走势大概率呈现“前高后低”,毕竟,2017年10-12月的煤炭进口量徘徊在2100-2270万吨之间,目前,国内煤炭港口及电厂的库存高企,只要取暖季煤炭产量保持正常增长,后期进口煤月均进口量很难突破2200万吨,对于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应冲击有限!
另外,要重视进口煤对于抑制国内煤价过快上涨的作用。国内动力煤价格暴涨往往都是伴随着供给增长落后于需求,终端市场供不应求,产地和港口的市场煤趁势“兴风作浪”,在目前铁路直达运输能力有限,面对运距较远地区,长协煤“力有不及”时,进口煤常常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为煤炭市场的另外一块“压舱石”。
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推进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后期对于包括煤炭在内的进口影响会越来越大,包括美元升值,会加大进口煤的成本。但是,中国推行扩大进口和适当降低贸易顺差的产业政策,保持合理的煤炭进口规模,既有利于保护国内煤炭资源,降低环境污染;也能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所以,进口煤是一把“双刃剑”,进口量过大,会挤占国内优质煤炭产能的市场份额,颇受煤炭企业的“诟病”;但是,一旦收缩过量,下游电厂的煤炭成本压力加大,又会“叫苦连天”。所以,在稳定的产业政策指引下,应该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借鉴国内煤炭企业直供电厂模式,鼓励国外煤炭企业直接和国内电厂签订长期稳定的供需合同,参照国内的煤炭价格指数,或者推行动力煤基差贸易形式,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既能为进口煤规避价格风险,又可以推进动力煤的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实现产业与金融有效结合,挖掘动力煤商品的金融属性,促进期货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企业。(作者单位:厦门鑫鼎盛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