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继续“别样”上涨
今年国内玉米价格的反季上涨不断让我们看到它的“特别”,特别之一是,本是新粮上市季,陈粮仍是供应主角,农户“捂粮”耐性及对价格期望值实属罕见,特别之二在于用粮企业虽然持有一定库存,但为防止粮源外流和吸引上量仍争相提价,截止目前黑龙江和吉林多家企业挂牌价超过1700元/吨,其中吉林省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在此前成功站上1800元/吨之后再次攀升至1850元/吨高位。具体来看:11月26日吉林省公主岭地区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上涨,其中中粮生化(000930,股吧)公主岭和黄龙公司陈粮三等挂牌价格1830元/吨,价格较上周上涨50元/吨;新粮三等以上挂牌价格1850元/吨、四等挂牌价格1750元/吨,价格较上周均上涨50元/吨,提价后三等水分含量30%价格为1494元/吨。紧随其后,内蒙古通辽玉王公司也将玉米收购价调高至1880元/吨,较去年同期高380元/吨,黑龙江青冈龙凤收购价1770元/吨,较去年同期高320元/吨。与此同时,北方港口优质玉米(容重720以上)集港价格再涨20-30元/吨,达到1920-1950元/吨,理论平舱1970-2000元/吨,终触及2000元/吨大关,而前期试探性下调的山东深加工企业也终因到货量不足而再次掀起新一波提价热潮,目前市场价最高触及2080元/吨。
当前玉米市场的忧虑在哪?
对于目前持续攀升的玉米市场而言,虽然因供不足需矛盾突出而持续反季上涨,但这毕竟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市场供需失衡的一种表现,实际上我们在密切关注价格上涨的同时,其背后近忧与远虑已经悄然显现。目前东北农户何时会出现卖粮高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从我们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今年或因天气、种植成本提高,亦或因为部分地区玉米减产因素影响今年东北产区农户惜售心态尤为强烈,以吉林省为例,目前产粮大市榆树、德惠以及松原等地区农户惜售情绪依旧浓厚,只有少部分距离玉米深加工企业较近地区农户零星出售,大部分货源仍囤在手中,同时在省内部分深加工企业将收购价调至1800元/吨之后,部分农户心理价位已定格在1900-2000元/吨。随着近两年玉米市场化收购的展开,农户获取信息及质量意识都在不断提升,部分农户认为深加工企业仍是收购主力军,尽管目前企业陈玉米库存可供市场消耗至年底,但一旦消耗完毕,企业为获取粮源,继续提价收购新粮可能性仍较大,因此他们将出售时间延长至明年春节前后。今年8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始终是成为笼罩在玉米市场上空的 “阴云”,据最新消息,截止到11月23日全国共发生82起非洲猪瘟疫情(以养殖户为统计单位)涉及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疫情仍在蔓延,对玉米价格冲击不可小视。
购销“僵持”局面何时打破?
分析过目前玉米市场的忧虑,我们重新回到本文的主题――玉米市场购销“僵持”局面何时能打破。从“近忧”来看,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与气温的不断下降,前者在需求上有所不利,后者在供给上施压,但今年深加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建与扩项目增加,对原料玉米需求潜力增长,因此尽管目前市场多元主体积极入市,但深加工企业始终会是收购主力军。天气方面尽管气温下降有利于脱粒上市,但并不意味着农户会马上出售,更不意味着集中上市高峰的到来,何况据11月23日中央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显示,11月23日-12月2日全国大部降水稀少或无降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不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其中华北、东北地区偏高1~2℃,因此总的来看,此前市场所预期的11月下旬至12月初即将来临的售粮高峰仍未出现,从目前农户售粮心理分析,12月下旬至春节前后可能农户会有一波集中售粮的高峰期,届时玉米市场购销“僵持”局面有望被打破。而对于玉米价格走势,一旦集中上市高峰来临,叠加临储拍卖粮源出库,供给端压力将逐渐显现,倘若下游需求受库存水平及冬季环保政策、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影响未能完全匹配,其价格回调风险将难以避免,而究竟在哪个点位落价,仍要看农户售粮心态变化及深加工企业收购策略调整。
综上所述,在新粮尚未集中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上涨热情确实难以消散,但一旦天气降温,农户积极售粮,市场购销僵持局面打破之际也将是玉米价格重回下行通道之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天气能否带来价格“降温”,二是农户售粮心态变化,三是月底中美谈判是否会给国内玉米市场“降温”, 据市场消息称,近期山东部分深加工企业有进口乌克兰玉米,预计元旦前后陆续到港,建议关注。(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网特约撰稿人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