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聚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8-12-06 17:20:45

【摘要】

2017-2018年,国际油价徘徊于60-70美元区间,中国经济增长良好运行。2017年进口乙烯和聚乙烯约1384万吨,年增长19%;进口丙烯和聚丙烯共约776万吨,年增长31%。在新一轮的乙烷裂解项目投资热潮当中,企业也因利润等驱动而大举布局实施煤化工和石化烯烃项目。到2021年,中国乙烯和丙烯产能将分别达到3700万吨和4600万吨。随着国家政策重点推进,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正文部分

一、原料轻质化对聚烯烃产业影响

1、据了解,2017年国内共有乙烯生产企业43家,总设计产能为2381万吨/年,生产装置55套(其中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34套,乙烯能力1854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2套,乙烯能力45万吨/年;煤制烯烃装置9套,乙烯能力261万吨/年;甲醇原料MTO装置10套,乙烯能力221万吨/年)。行业平均开工率96.7%,处于高位。产量达到2303万吨,下游整体消费量为4588万吨,这样,当量自给率50.2%,净进口2285万吨(其中单体乙烯净进口215万吨)。

我国区域供需差异较大,西北地区大量输出,华东、中南缺口依然巨大。进口乙烯单体主要来自亚洲周边国家及地区,下游衍生物主要来自中东、亚洲周边国家及地区,其中超过80%(以乙烯当量计)为聚乙烯和乙二醇;对国内影响最大的中东产品是聚乙烯,占2017年进口量的57.4%,国内表观消费量的24.5%;乙二醇占2017年进口量的55.2%,国内表观消费量的32.6%。进口聚乙烯中中东产品以通用料为主,美、日、西欧产品以专用料为主。

初步预计,2018年国内乙烯产能将达到2576万吨/年,全年产量有望达到2390万吨,单体进口量在230万吨左右,下游衍生物折合乙烯当量净进口2400万吨左右,当量消费量将达到502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9.4%左右。

2、据了解,2017年国内共有丙烯生产企业超过100家,总设计产能为3480万吨/年,其中炼厂副产丙烯能力约1135万吨/年,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联产丙烯能力963万吨/年,煤制烯烃装置丙烯能力427万吨/年(含MTO和MTP),甲醇制烯烃装置丙烯能力398万吨/年(含MTO和MTP),脱氢装置丙烯能力517万吨/年(含丙烷脱氢和混烷脱氢),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装置联产丙烯能力40万吨/年。行业平均开工率80.5%。产量达到2800万吨,下游整体消费量为3655万吨。当量自给率约76.6%,国内丙烯自给率相对较高,竞争趋于激烈,净进口855万吨,其中单体丙烯净进口310万吨。

截至2017年底,国内已建成12套丙烷/混合烷烃脱氢装置,2017年产量447万吨,分别占国内丙烯总能力的15%和总产量的16%。日后看,丙烷脱氢成为国内丙烯供应重要力量。下游产品多数趋于平衡,整体来看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对于聚丙烯整体行业,专家认为需求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保持稳定增长,市场缺口长期存在;二是原料结构优化空间依然较大,竞争力仍待提升;三是中东、北美低成本乙烯产业发展对国内冲击加剧;四是下游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3、从全球看,不同原料路线的乙烯产量都会保持增长。增长最明显是乙烷、石脑油制得烯烃。但世界乙烯裂解原料结构总体呈现轻质化发展特点,其中:中东裂解原料结构趋于稳定;北美裂解原料轻质化水平持续提升,特别是乙烷裂解快速增长。东北亚裂解原料结构总体偏重,近年来轻烃原料比例显著提升;世界丙烯供应结构中丙烷脱氢占比快速提升,主要由东北亚驱动;北美乙烷裂解下游产品将对全球乙烯市场形成巨大压力;我国乙烯裂解原料结构总体偏重,轻质化、优质化是行业发展方向。不同裂解原料的产品结构特色影响其企业综合竞争力,据了解,乙烷裂解项目需重视副产氢气的资源化利用,增加盈利;轻烃(丙、丁烷)裂解双烯收率高于石脑油裂解,但副产品量和品种都较少,且大量副产低价值的甲烷燃料气,其相对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到石脑油裂解副产品利用价值的影响。2017年价格水平下,理论上进口乙烷裂解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现有路线中石脑油蒸汽裂解和PDH成本竞争力最强,而甲醇制烯烃最弱。

4、根据专家的信息,2015-2017年低油价下蒸汽裂解盈利丰厚,行业投资态度扭转,特别是民营大炼化投资热情高涨;停产数年的吉林、抚顺小乙烯相继复产。轻烃特别是乙烷裂解成为关注热点。埃克森美孚拟在中国投资建设大型原油直接裂解装置。煤制烯烃投资态度谨慎,虽然由于煤炭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压力,发展驱动力仍在。但随着油价下跌,项目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且投资规模巨大,加之水资源、环保约束加强,投资趋于谨慎;企业开始重视产品市场深化研究,关注聚烯烃牌号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甲醇制烯烃发展热情消退,虽然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东部地区仍有部分项目推进,但甲醇价格高企、原料成本竞争力较弱,当前盈利状况不佳,许多项目进度一推再推;重点结合自身条件优化下游一体化延伸方案。预计到2020年,国内乙烯产能将达到3453万吨/年,较2017年增长1072万吨,新增产能中蒸汽裂解路线占到75%,重新主导国内乙烯产能增长。

5、大炼化的发展仍是是今后几年乙烯产能增长主力。仅以下表考虑,国内以进口乙烷裂解制乙烯为目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乙烯能力超过1500万吨/年,对应乙烷需求量接近2000万吨/年。由于乙烷裂解产品结构单一,其下游产品方案基本为PE和乙二醇,且单个项目规模巨大。若能顺利实施,对市场影响很大。

聚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丙烷脱氢热情高涨,下游多数配套聚丙烯。

丙烷脱氢热情高涨,下游多数配套聚丙烯。

聚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聚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6、我国烯烃行业处于总量不足和下游结构性短缺并存的时期,特别是乙烯行业供需茅盾依然突出,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但竞争将日趋激烈。聚乙烯和聚丙烯不但是国内乙烯、丙烯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还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下游领域,是烯烃行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原料轻质化是国内外烯烃行业发展方向,其中对今后几年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是美国快速发展的乙烷裂解制乙烯和国内蓬勃发展的丙烷脱氢制丙烯。未来几年,对于国内烯烃和聚烯烃市场来看,乙烯系列(主要是聚乙烯)面临的外部压力较大,而丙烯系列(主要是聚丙烯)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二、环保及废旧塑料新政对2018年聚烯烃市场的影响

1、再生塑料,指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对塑料的再次利用,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原料和再生料关联的核心在于替代,而替代的本质在于性能的相关性。从性能上来看,再生料对原料的替代主要是中低端领域。塑料制品厂家混合比例更多集中于20%~30%,也就是市场上常说的三分之一原则。再生塑料属于再生资源产业的一个领域,然而其在重新加工利用的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心忧。

近年,全球再生塑料投资速度骤增,其中新增投资90%是来源于中国。全球第一大废塑料市场,正在向全球第一大再生塑料市场转变。中国再生市场容量将达600万吨以上,中国面向全球采购再生料,同时向全球输出资金、装备、技术、人才和市场。

在产能区域分布上,原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西北等地区;就原料消费地而言,主要集中于华北、华南、华东地区(三区占比达70%)。2017年再生塑料表观供应量在2108.67万吨。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下游企业集中,再生塑料依据其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分流市场,因此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新料与再生料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 PE新料2016年2468.7万吨,2017年为2570万吨。PE再生料2016年744.79万吨,2017年为596.96万吨。2015年之前新料、回料均处于增长态势,但2015年后再生料受政策影响,增速转为负值。 PE新旧料下游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此类地区竞争压力大。PE新旧料均用于吹膜、注塑、吹塑、管材、拉丝等领域,且占比位居前列。 PE、PP再生料价格随新料波动而变化,但会保持一定价差,通常在1000-2000元/吨;再生料变动多数情况有一定滞后性,周期在10天左右。再生变动幅度不及新料。新料变动500元/吨,对再生影响不大;>

500元/吨,将视情况灵活单次调整200元/吨左右。正常情况下,通用塑料新料与再生料的价差区间在1500元~2000元/吨(扣税)。通用塑料原料与再生塑料年内价差高于2000元/吨的时间明显缩短,通用塑料原料回料价格倒挂经常出现。

经济环境萎靡背景下,行业竞争白热化,终端需求持续拖累市场,目前市场价格不管是原料还是再生料,最终归于需求面制约。

3、截至9月初2018年限制类进口公示已公布了19批,整体核准量在66725吨,核准量呈现缩减态势。环保政策影响下 2017年各月再生PE开工、产量同比均是最低值。2018年上半年,环保检查并未放松,多数再生厂家处于停工状态。此外,毛料货紧价扬,生产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4、再生市场开工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回升缓慢。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再生厂家平均开工率为25.46%,较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多数月份,产量低于前两年同期。2018年上半年产量为170.82万吨,较2017年同期下滑18.16万吨,降幅为9.61%。需求不及预期是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聚烯烃原料多元化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总结:

这次会议主要从新产能投产、再生塑料和下游需求进行分析。整体看,我国以及世界在2018年四季度开始,新产能将陆续投产兑现,对此,供应上将呈现宽松状态。而再生塑料的禁止,因着下游需求仅仅维持前期水平,并没有因此带来新料的使用上有大的改观。今年整体下游需求一般,因中美贸易并不涉及小家电,相反由于人民币贬值,小家电出口情况较好。

四、投资机会分析

因为四季度聚烯烃整体供应偏宽松,加上新产能投产陆续兑现,港口库存出现拐点,下游需求暂时并不特别乐观,我们认为聚烯烃在2019年度期价将受到限制。但不排除中石化控制产量,或者检修量超出预期,宏观面出现新的刺激。

  • 上一篇:深入走访华东,我们摸清了乙二醇产业链的这些核心特征(收藏级)
  • 下一篇:供需预期主导后市聚烯烃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