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美国版的“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时间:2017-07-15 20:33:15

刘洪

按照《金融时报》的描述,那是一个雨天,而且说是一个雨天还显得太轻描淡写――12年前的2005年7月,在浙江嘉兴,一家牛仔布料厂动工开建了。当时的外方老板,就是现在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但让罗斯颇为不满的是,为了限制中国纺织产品的大量进口,美国正准备实行特殊保障配额。

这种做法,显然对嘉兴新工厂不是一个好消息。罗斯当时也直言不讳地对媒体表示:“保障措施的愚蠢之处在于,像我们政府那样实行保障配额体系,不会把纺织品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

他随后还预测说:“唯一会发生的,则是下一个成本最低的制造国得到这个产业。”

罗斯的警告,有着一个大的历史背景。数据显示,在1995年至2016年期间,美国纺织业和服装业就业人数从150万减少到了56.5万。与此同时,2005年,中国占全球服装和纺织品出口的四分之一。2014年,中国的占比达到了40%左右。自然地,美国人将大棒对准了中国制造。

但罗斯的判断无疑是对的。因为采取配额限制制裁中国纺织品,其实是损人不利己,对美国来说,不仅不可能保护已经是美国夕阳产业的纺织行业,相反,只会让其他国家从中受益;而且,制裁会导致进口价格增加,对美国消费者不利。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纺织品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一种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未必就一定占据优势。事实上,由于企业前景不好,到2011年,这家嘉兴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都出售给了罗斯所在的ITG。去年美国大选前不久,预感到自己将出任要职的罗斯,也出售了相关股份。

更多类似嘉兴牛仔布厂的中国低附加值纺织企业,则早已开始向中国内地,甚至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因为后者的成本更低,更具市场竞争力。

12年前,罗斯是一个颇有远见的商人;12年后,已成为美国商务部长的罗斯,却正在拟定一个让市场心惊肉跳的保护主义举措。那就是“232调查”。法律依据是美国1962年出台的《贸易扩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的第232条:美国相关产业的生产,需满足美国国防发展的需求;如果外国商品对美国这些产业带来冲击,政府有权进行干预。

换言之,如果美国认定,某外国商品威胁到美国相关产业,如果这个产业又与国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美国总统就有权越过其他贸易救济调查,单方面启动“进口调整”。

上一次美国启用“232调查”是在1982年,当时美国借口国家安全,对利比亚石油实施进口限制。自1995年WTO成立后,美国政府仅启动过两次“232调查”,分别是在1999年与2001年,但考虑到对方报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美国最终没敢轻举妄动。

但这一次,情况很不一样。上台伊始,特朗普就义无反顾地退出TPP,还要求修改北美自贸协定,还对WTO规则大加挞伐,自然,他也不会在意“232调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根据罗斯披露的信息,美国商务部在4月份即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展开相关调查,预计结果将很快公布。届时如果商务部认定,这些进口商品确实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特朗普将有90天时间来决定是否动用232条款强制授权,即对外国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拒绝进口。

但如果这种做法付诸实施,那美国面临的或许将是罗斯12年前所警告的陷阱。美国很多企业及企业协会,如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都纷纷发声强烈反对“232调查”,在他们看来,一旦真实施这一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不能保护美国相关产业,相反会损害美国制造业的国际基础。

按照《金融时报》的说法,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提高关税,可能使得美国国内钢铁和铝制品涨价,同时压低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这只会使得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制造商对美国制造商的成本优势增加。

最终结果,或让美国目瞪口呆――“实际上,这会帮助中国在从汽车到消费商品等行业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关税将推高美国制造商的投入成本,只会损害它们的竞争力以及特朗普政府的首要经济目标之一。”

但不管中国、日本、欧盟如何警告,也不管美国国内企业如何呼吁,美国官员仍在推进这一保护主义举措。这或许更说明了一种吊诡的政坛现象:当这名官员以前的身份是商界领袖,他往往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敦促政府不要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但当他摇身一变成为主管官员时,却开始迎合对外强硬的保护主义政策,哪怕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但这却是一种政治正确。

这或许也是美国版的“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吧!

  • 上一篇:耶伦: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存在系统性风险
  • 下一篇:银隆亮相北美2017年美国旧金山国际电池储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