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嘉宾 |香港郎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人 付鹏
导读:由海通期货、扑克财经、海通证券(600837,股吧)联合主办的2017海通・扑克原油论坛于8月26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酒店召开。本次论坛以探讨原油为主题,内容不仅包含宏观、汇率,还将囊括原油价格走势、国际原油市场、内外盘原油期货对冲实操、能化投资交易策略及研究方法交流等分析。
有着大宗商品之王称号的原油今年终于要登上中国大陆了!兴奋之余,大家的思维建设是否已经达标了呢?为了让大家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原油期货的到来,扑克财经特邀海油期货共同举办本次原油专题论坛,论坛本着内容至上,普惠大众的精神聚集了一批业内原油的高阶研投人士。会场第一节为大家剖析原油市场的波动根源。以下是付鹏(博客,微博)先生带来的精彩分享,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非常荣幸,本来我是第二个来演讲的,现在我第一个来演讲,我发言的内容就不多聊原油基本面的东西,因为后面的嘉宾还会讲到。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大家看到了一个题目是1998年还是2002年,现在的原油,包括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如果大家把这个东西全部串在一起,不知道多少人有印象,能够想起来,跟我们历史上哪段时间很像?大家看最近的券商讨论周期,今天早上《人民日报》说不要乱喊新周期,不要造成市场对这个过分的预估。
讨论来,讨论去,我不知道在场的有多少人经历过,年龄大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刚才讲到的因素,现在的油价,准确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所谓的原油国际上定价是51%,大的宏观环境到2015年底到2016年中国的去杠杆、去债务、供给侧改革,到现在的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波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印象,跟我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大概相当于,我们看所有的结果非常像1998年的情况。
首先第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一个关于油的宏观的角度,这个油到底怎么分析,可能我们做产业链的分析,就去拿供需去看。我2012年写过一个很长的日记,我把2002到2012年我认为是大宗商品真正辉煌的十年,也是真正的顺周期的十年分析的非常透。做商品的会发现一点,供和需到底是什么?供和需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这个需求到底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很多人会有理解上的偏差。尤其是那个时候我在伦敦的时候,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十年当中我们突然间看到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可以完全颠覆过去三四十年的空间?那个时候我记得2005、2006年大宗商品的价格是极其疯狂的,大家对这种现象不太理解。
有人就讲“就是总需求,中国经济增长多大,总需求多大”,但是这里面忽略了另外一点,你要明白全世界总需求的来源究竟来源于什么,这就影响到我们现在的判断,到底是1998还是2002年?我们2002到2012年的需求扩张究竟是从哪个维度来的?你看大的背景的话,会告诉你这个总需求的来源是源于美国金融系统监管放松以后,导致美国金融机构债务和杠杆的扩张外延到了居民端的债务和杠杆的扩张,转化为中国市场下的顺差,中国出口的形式拉动了中国的总需求端的变化,这是全球十年中总需求的来源的根源。
换句话说,什么东西造成了美国金融系统在2002-2012年当中金融杠杆不断地膨胀和扩张?这个答案是2001年以后的格林斯潘放松了监管,卡住了全世界最主要的债务和杠杆的源头。那十年经济顺周期的运行,对顺周期的总需求会怎么样?我记得以前给过一个逻辑图,这个逻辑图其实就是那十年中间,我们看到顺周期那个所谓的商品总需求的源头。
一句话解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错,你只解到最浅的一层,中国经济的总增长来自于什么?主要就是来源于中国激增的项目顺差,那顺差来自于美国的逆差,美国的逆差又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大量新增的需求,他的需求来自于什么?源自于债务和杠杆的扩张,他们的债务和杠杆的扩张又来自于美国经济债务和杠杆的扩张。我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在之前的那个维度上,就是跟总需求没有关系,跟正反馈没太大关系的维度,供给端的扰动,这个像什么呢?像极了1995年、1996一直到1998年的逻辑,包括国际市场上的能源架构跟当时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
中国的真正的大宗商品,或者叫我们真正的社会供需,是取决于40年前的一本书,这本书叫做短缺经济学,讲到的逻辑,我们传统大学教给大家的都是忽悠你们的,出清也由市场决定,这个道理很容易,你会发现没有总需求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理论上按照市场经济学的上下边际去做,你按照那套理论,中国的黑色市场早就死了。
为什么?你要做空市场利润不就挂了吗?有人说从朱 基改革上面可以告诉你,我本来是去债务、去杠杆,就是要维持合理利润,但是领导没有告诉你800块钱一吨合理还是1000块钱一吨合理,你去猜吧。所以你就会明白我们40年前有一个人,科尔内当年讲的是短缺经济学行为,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下我们是需求限制型的,容易出现的供应大于需求,为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会出现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必须靠价格的狂跌,破产、出清来拯救。
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在微博上我发了一个图,我说坏了,到今年为止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因为他总是看当下的一步,不看当时我说的什么意思。这个图上我画了两个价格上涨的箭头,无解。也是去年扑克举办的会,我在会上讲的核心逻辑,下面的人应该也没太听懂,大家觉得很简单,不是看涨就是看跌。我当时阐述的所有核心是告诉大家,这样无解的情况会出问题的。
就是市场会觉得我永远无解,你不会发生市场的修复,市场修复的机制没有,价格涨到多少拐点会出来,你一旦进行行政性管制,供给曲线是不会出现的,理论上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今年你们看明白了,1500块钱的利润,供给是无法增加的,就形成一种反馈,就像你们微信群发的,以后就不叫贵金属了,贵金属以后就叫螺纹钢了。科尔内当时讲的就是这样,市场有大的车轮,有自身的运行轨迹,行政的手伸进去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手碾压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手强制把这个车轮停止。
后面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这个政策结束?这个答案是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多少合理利润叫合理。上游到底降多少债务,我们可以化解这个债务风险,或者像朱 基总经理一样,把所有的事情拖到了2002年的时候,这个矛盾就迎刃而解。总需求一推,所有的游戏是有解的,就是这个过程当中,回到2002年的逻辑,回到市场经济,从左边回到右边是有解的,但是如果我们全球范围内的总需求扩张不出来,我们还管这样的供给曲线弹性,那我们只能说,这两年上游企业大家就舒舒服服躺着赚钱就可以。年初时候我们钢协开会,我说今年的钢厂大家不用多想,躺着赚钱,赚多少你说了不算,赚多长时间你说了也不算,这事儿就是政策决定的。这两年的大宗说到底,你赚的钱就是这个钱。
很简单,看看去年的套路,到最后价格失控的时候,证监会先出手,防范金融衍生品投机。所有的问题就抛给了发改委,抛给了环保部门,你打算怎么办?开所有的会就告诉大家要保持党性,保证供给的稳定,不要恶意的歪曲和理解市场,我们的政策。他天天跳出来告诉你我去产能是因为供给过剩,这是很典型的制度管制和市场之间的博弈关系,不仅仅发生在大宗,这几年发生在中国所有的金融领域。做债的人经常会说,你不敢紧,你紧我就死,我死给你看,所以你不敢紧。2015年的股票市场,证监会的跳出来,同志们你们不要再做高了。这和2009年之后的金融体系扩张和监管放松了是有很大的关系,金融体系的扩张,2009年扩张太快,同样的政策,你看到的冲击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我分析到这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大宗商品市场,原油政策所有的东西推到一块,太像当前的情况,如果油价说这种类比,这是去年调查环保的时候,我送给他们一句话,就是“只扫自家门口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我们去环保局的时候,一个小局长就说,价格上涨跟我有毛关系,我的工作任务,我拿几千块钱的工资就是给领导写一个报告,提前完成任务就OK了。这就是行政体制下的弊端,这个弊端是必然有的,所以大家对环保那么多的弊病,源自于就是这个东西,各部门之间没有沟通协调。去年PPI到6以后,领导过问的时候,大家都推卸责任,环保不愿意承担价格责任,发改为也不愿意承担价格责任,到后面你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原话叫不要暴跌,不要暴涨,合理利润,怎么理解?这最难理解了。
如果总需求曲线没有明显的推动和增长的空间的话,供给曲线的约束说到底就是利润分配,下游企业你就是把你的利润全线转给了上游,上游的企业简单讲,拿到利润给你一千亿,今年降600亿的债务,可以了,这就是当年的套路。但是另外说一句话,当年朱 基总理干的事情,当时来看是稳住了中国进一步可能出现大风险的底线,这是功劳。
坏处是,你们可以看看当时的产能的扩张,到了2000、2002、2003年的时候,如果在座的有老股民和老交易员的话,2003年出现过一个拉闸限电,为什么出现拉闸限电?很多年轻人不一定知道,朱 基总理在之前认为电力投资是严重过剩的,那几年没有任何新增的电力上来的,到了2003年全球总需求一推上来,发现,坏了,短缺了,怎么办?按需分配,拉闸限电,这个东西当时谁经历过?这就是典型的对于供给曲线约束以后,后续的连锁反应。
第二个连锁反应,你们可以看看后续的产能投资和利润下滑的速度更快,我们在2002年到2006年的过程中,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中国新增产能的速度,总需求曲线一推,从计划型约束回到市场型约束,回到市场行为的时候供给端增加速度巨快无比,企业利润用了短短三年,到2006年的时候又全部企业利润大增幅了。这个道理特别简单,如果你是干企业的,临近倒闭的时候,政府跳出来说我帮你的时候,你怎么办?到下一个逆周期的时候,去债务、去杠杆的时候你认识到一个问题,永远都有政府兜底。这是1998年一直延续下来,这个政策到后续出现很大问题的根源,换句话说,你不采取市场行为,你就纵容了债务和杠杆的增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债务和杠杆。
付总现场交流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