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限产政策持续落地,令境内外期铝价格呈现“冰火两重天”。
截至11月7日收盘时,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铝期货主力合约报在16035元/吨,较9月下旬创下的年内高点17250元/吨跌去约7.5%,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伦敦LME期铝主力合约报价则徘徊在2165美元/吨附近,上周三盘中一度创下过去5年来最高点――2215美元/吨。
“最近期铝之所以出现外强内弱现象,主因是境内外投资机构对中国环保限产政策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高级商品分析师Caroline Bain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比多数国内投资机构的观点,中国环保限产政策造成铝供需双杀,境外投资机构则认为,随着欧美经济复苏提振铝需求,中国环保限产政策若进一步削减全球铝产量,势必创造特定的买涨套利机会。
Caroline Bain指出,境内外投资机构的迥异心态,正传染到其他金属期货品种。除了铜镍等需求旺盛品种延续此前的境内外价格联动走势,近期铅锌等金属期货品种境内价格走势均弱于境外。
这无形间激发了国内量化投资机构的反向套利热情。
外强内弱探因
“很多海外对冲基金经理一听说中国即将落实环保限产政策,都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买涨LME期铝套利机会。”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称。尤其是当他们听说山东等地区城市相关部门发布政策,要求当地电解铝、氧化铝企业在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限产逾30%,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抬高LME期铝的买涨头寸。
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一旦中国环保限产政策令中国铝供应受限,中国下游企业只能转而海外进口铝现货满足需求,无形间导致全球铝库存持续减少,引发价格进一步跳涨。
LME最新数据显示,10月26日LME期铝曾触及过去5年最高值2215美元/吨。巧合的是,当天LME铝库存降至2008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119.1万吨。
令这位美国对冲基金经理颇感意外的是,过去两周LME期铝两度刷新过去5年的最高值时,沪铝价格却没能随涨,两者之间的价格联动效应“戛然而止”。
上述国内期货公司分析师对此解释说,沪铝价格疲软背后,一方面是多数国内投资机构认为环保限产政策造成铝供需双杀,买涨热情不够活跃;另一方面近期市场传闻中国大型铝业制造企业――宏桥集团很可能免受产能削减30%政策的限制,令投资机构不敢贸然追涨。
“正是境内外机构截然不同的投资心态,形成期铝外强内弱。”他直言。
上海有色网铝行业高级分析师刘小磊则认为,形成期铝这格局的另一个因素,是环保限产政策并没能改变国内铝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
具体而言,由于今年以来铝价上涨带动企业扩大产能,当前国内铝库存持续超过140万吨,到明年3月电解铝库存可能突破200万吨。考虑到今年冬季环保限产政策令电解铝实际减产量约为100万吨(产能削减约267万吨),高库存令国内铝供应不大会出现较大缺口,迫使国内投资机构不大愿借LME铝上涨之东风,推高沪铝价格。
反向套利潮起
值得注意的是,境内外期铝价差扩大令不少国内量化投资机构看到反向套利的机会。
这些机构在伦敦市场沽空买跌LME期铝同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买涨沪铝,套取两者价差扩大的“红利”。
“它实质是一种无风险套利策略。”一家参与上述反向套利的境内私募基金操盘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当前铝沪伦比跌至7.4,略低于以往合理区间7.5-7.6,因此通过上述反向操作押注两者价差迟早回归合理区间,胜算相当高。
究其原因,由于中国环保限产政策导致铝产业各个环节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过去两个月阳极碳素与氧化铝价格分别上涨12.1%与42.8%,导致电解铝全行业加权生产成本逼进16000元/吨,如此沪铝期货价格已经逼进成本价,下跌空间有限。
“目前这个反向套利操作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控制LME期铝的空头头寸风险。”他直言。
不过,这种反向套利操作似乎已经尝到了甜头。11月1日LME期铝创下2215美元/吨之际,市场突然出现一股沽空潮,令LME期铝价格迅速回落至2160美元/吨一线。
Caroline Bain分析说,沽空潮起背后,是近期LME期铝价格上涨导致铝沪伦比跌至7.3,激发了更多量化投资机构纷纷参与反向套利操作,赚取更大“红利”。
但他指出,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向套利操作与无风险获利划上等号。一方面在全球镍价迭创新高的带动下,境外投资机构借助中国环保减产政策落地买涨金属期货的势头不减。另一方面,LME金属期货受到美元指数波动影响极大,一旦美元出现冲高回落势必引发LME期铝价格大涨,进一步扩大沪铝伦铝的价差空间,到时反向套利策略将在LME期铝空头头寸环节遭遇不小的亏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