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面包财经”
佐丹奴、班尼路,这两个经常被相提并论的70后、80后“大品牌”,正渐渐远离内地消费者的视线。
但在资本市场上,却是另一番风景,至少对佐丹奴国际(00709)是这样。在香港主板上市佐丹奴过去十年累计分红超过45亿港元,相当于IPO募集金额的22倍。最近,更是宣布将回购不高于10%的股份,股价随即飙升。
在中国大陆市场实体零售格外萧条之际,佐丹奴正在拓展海外市场,比如在中东地区。这使得这家已经上市26年的服装品牌,在内地竞争对手们“浴血拼杀”之际,仍然保持“现金奶牛”的金身不破。
或许,这是一种不错的策略。抢走传统服装品牌市场的新兴电商品牌,日子过得也不咋样,多家登录新三板的“淘品牌”实际上也处在亏损边缘,能拿到2%的净利润率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我还没死,尽管内地市场举步维艰,好在我还能在海外市场挣钱。比如,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乡――阿拉伯市场。
佐丹奴:我没死 ,我分红,我还能回购股票
近日,佐丹奴发布公告显示,受益于产品发售的改善、有效的促销活动及季节因素的刺激,其业绩持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初)销售额和毛利双双上涨7%。
此外,佐丹奴公告还称,董事会认为股票目前的交易价格并没有反映其内在价值,为此将进行回购股份。近十多年来从未回购过股份的佐丹奴,这一罕见回购动作,立即引发资本市场关注。2017年6月21日(回购公布当日)佐丹奴股价为4.20港元,大涨8.25%。
佐丹奴之所以只是宣布回购,股价就出现大涨,与其过往在回馈股东上的优良记录不无关系。
多年来佐丹奴一直维持着高现金分红。2016年其净利润为3.88亿港元,但其分红额高达3.86亿港元,股利支付率高达99.58%,这一数字甚至超过港股超级现金奶牛――港交所,该年港交所股利支付率为89.93%。
近十多年来,佐丹奴一直维持着高额分红,2006年―2016年分红总额高达45.77亿港元。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财报绘制的佐丹奴历年分红与股利支付率:
佐丹奴最近十年的分红高达45亿港元,而在回购刺激股价飙升之前,总市值也只有61亿港元。事实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登陆港交所以来,佐丹奴一直是著名的现金奶牛,高比例分红已经持续了20多年。1991年IPO时,佐丹奴募资1.77亿港元,自此之后再也没有配售过股票。仅最近十年的分红额,就相当于IPO募资金额的22倍。
次贷危机时,这头超级“现金奶牛”亦被市场错杀,最低时,股价跌破1港元,而在那之前的两年,每股分红金额就高达0.68港元,随后的四年,每股分红总额甚至高达1.21港元。
超低的股价和超强分红能力,引起了已故香港富豪郑裕彤家族的注意。2011年年初――2012年上半年,郑裕彤家族快速增持佐丹奴股份。截至2012年6月底时,郑裕彤家族持股比例已上升到25.01%,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目前,郑裕彤家族持有佐丹奴股份的比例仍在25%左右。
市场对佐丹奴回购反应激烈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便大比例分红,目前该公司仍持有充足的现金,足以完成回购。
目前公司处于净现金状态,截至今年3月底,其净现金及银行结存为12.18亿港元(已扣除短期银行借贷2.98亿港元)。佐丹奴称,现有现金及银行结存足以支持其业务营运,并为其近期发展及行动提供资金。
打不死的小强:大陆市场不景气,幸好还有海外粮仓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实体零售愈发萧条,这一趋势在中国大陆表现的更是明显。曾经的大牛股――达芙妮近两年(2016年和2015年)亏损额高达11.98亿港元。百丽国际和新世界百货中国,在股价大幅下挫和利润下滑之后,都已发起私有化。但佐丹奴却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不仅维持高比例分红,甚至还能够回购股票,堪称另类。
佐丹奴业绩向好,早有迹象。据公告,今年一季度,佐丹奴销售额为12.85亿港元,同比微跌了1.6%,但其毛利率达到了58.6%,较上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此外,截至今年3月底,其可比较门店销售额及毛利,分别同比上升了0.5%和2.2%。
事实上,近年来佐丹奴营收虽呈现小幅下滑,但净利润却已企稳,甚至出现了上涨。2016年净利润为4.34亿港元,与2014年相比上升6.37%。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财报绘制的佐丹奴历年总营收与净利润:在中国大陆市场几乎被遗忘的佐丹奴,业绩为何出现好转呢?这与其分散且庞大的海外销售网络有关,并不依赖竞争白热化的中国市场。
截至今年3月底,佐丹奴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着2374家门店。2017年一季度,佐丹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为3.15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0.8%,但其在亚太其他地区及中东的销售额却在上涨;一季度,其在中东的销售额涨幅更是高达7.3%。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中东地区的盈利能力很强,2016年佐丹奴在中东的销售毛利率高达66.1%,销售净利率也达到了17.3%。2016年佐丹奴的销售额中,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销售占比已接近四分之三。
新零售?巨头笼罩之下,电商卖家活的挺惨
近年来,中国实体零售的整体不景气,除了与宏观经济放缓外,与电商的冲击不无关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今年5月底,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与两年前相比增加了3.7个百分点。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绘制的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走势:但即便如此,网上零售占比仍较低,实体零售仍是当下社会零售消费的主流。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淘宝天猫的GMV屡创新高,阿里巴巴市值已经站稳3000亿美元。
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小电商卖家的日子其实过的并不轻松。以在新三板挂牌的乐麦技术为例。这是一家鞋类、服装类电商,其主要在天猫、京东等综合性购物平台进行销售。2016年其总营收为7.52亿,同比下跌8.55%,净利润仅为1000万,同比大跌17.91%。
乐麦技术称,近年来天猫、京东等利用自身流量优势拓展鞋服销售市场,各商家在价格、渠道、模式等方面激烈竞争,致使其业绩下滑。乐麦技术的销售成本也在快速上升,其目前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获取流量,需要向平台支付佣金以及推广费。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乐美电商销售期间费用率达57.18%,该年销售净利率仅为1.41%。
另一家电商企业――韩都电商(韩都衣舍)2016年销售毛利率为45.32%,但其销售净利率也仅为5.94%。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净利率为5.35%,IPO被终止的汇美时尚,2015年销售净利率更是只有1.09%。
中国市场萎缩,却依靠海外市场的利润来维持分红能力,佐丹奴是个异类,亦是一个反讽。从公司过往的历史来看,无论其运营能力还是回馈股东的诚意,都可圈可点。如果这样的企业因为电商冲击都无法在内地市场成长,而新成长起来的所谓电商品牌,也不能为投资者创造真金白银的回报,电商销售占比急剧提升,真是幸事吗?(编辑: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