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国内外贸企业亦正在寻求解决成本压力的路径。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许多人将汇率调整视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10年的外贸企业内部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经营报》记者与一些典型外贸企业进行了深度沟通。
成本上涨利润微薄
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的订单状况恢复缓慢,而各种经营成本却在不断增加。
首先是“民工荒”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在深圳,光是普工底薪,就从3年前的7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元,加班工资从4元每小时涨到6元每小时,对于拥有上千人的工厂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笔额外的成本支出。” 深圳金积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杨先生告诉记者,由此导致公司劳动力占总成本的比重上升了5%以上。
而原材料成本上涨亦步亦趋。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2月PPI同比上涨5.4%,高于市场预期。预计3月份PPI同比增长7.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比例更高。广州某鞋业公司总经理表示,劳动力成本高,可以采用购买自动化设备来弥补。原材料成本的幅度难以掌握,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而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率,则是企业最大的利润影响力。
位于杭州的浙江华兴服装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年出口量3500万美元。经济复苏的2010年,公司订单回升较好,目前为止接单约为去年的70%,合同额已达2500万美元,已出口额约1200万美元,基本无库存。尽管如此,公司外贸经理仇丽华内心并无喜悦之情。因为,订单充足并不代表利润丰厚。面对普遍认同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公司客户已开始采取延迟下单,分拆订单,压低价格,更改结算条件这四项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而其中由汇率变化引起的利润下滑,则将由公司来买单。
“企业自金融危机以来,日日如履薄冰,今年春节以后,劳动力欠缺,所有原材料成本涨幅都非常大,如若人民币继续升值,无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仇丽华说,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目前利润微薄、危如累卵的纺织品服装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外贸“短期订单”常态化
自从去年下半年起开始出现所谓的“订单回升”,短期小订单已成为外贸企业的业务常态。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采购商做生意的方式,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订单分拆”的做法被长期固定化。
深圳金积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合作便是典型代表。自去年2月起,金积嘉向可口可乐公司发出第一批货,一次性运出4条40尺货柜的产品,每柜约5000台,订单周期约为4个月。但自下半年后,可口可乐公司似乎也“变聪明了”,他们不再一次性放大订单,而是改为小订单。一次一条40尺货柜,而订单周期缩短为约2个月。该公司至今已出货累计8万余台。
早在去年,业界普遍认为属于短期行为的“订单回升”,如今似乎已成为过去式,在环球市场的抽样调查反馈中,许多外贸企业的短期订单一直没有减少。不过,国内外贸企业的惯性思维普遍是“小单麻烦”,因此,这种观念的调整正在随着外贸经营模式的改变而磨合。“这种分拆订单的做法其实对公司也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是库存减少,这样省去了大批采购占用资金成本,因此资金压力会减小,只是采购成本略微上升一些。” 金积嘉外贸部杨经理称,这种模式相反提升了他们的供应链水平。
但伴随而来的不利局面便是:由于订单分拆,国外买家有更多便利和机会成本更换供应商,市场定价权掌握得更牢固,客户借机压低价格,因此企业的利润下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买家观望心态明显,往往延迟下单,企业订单流失继而引发生产环节的资金流转困难。而且,即便有了订单,客户也更改结算条件,汇率波动对企业十分不利。
为了规避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一些企业采取了各种手段。运用金融手段的不乏其人,但普遍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位于浙江温岭的浙江深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臻告诉记者,过去他们采取同银行签订远期汇率的方式,规避汇率风险,但效果不好。因此,目前他们将目光锁定于通过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用工成本,来设法提高利润率,冲抵汇率变化导致的利润缩水。
而浙江华兴服装有限公司通过调整供货产地来调整成本,并与银行锁定汇率,套期保值,尚能达到预期效果。“汇率波动会导致企业经营方向以及模式的根本性变化,改变目标客户群,尽量减少中间渠道,甚至由外销转向内销,由出口转向进口。”仇丽华表示,如果实在无利可图,除了通过设法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产品之外,不排除转行做别的生意的可能。
广州海关分析员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进口商经营状况恶化,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国外进口商要求延迟交单,临时提出减价,要求退货的情况日渐增多,甚至出现赖账拒付的现象。根据有关报告,人民币走强将为中国的纺织、服装、制鞋以及玩具制造业带来压力。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较弱,较易受压,若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大型企业同样难以消化。(张业军)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