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初步复苏,我国轻工产品出口有所企稳,并缓慢增长。此时,有关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退出的声音日益高涨。但当前外需不稳、国际保护贸易主义抬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不利因素仍未改变,必须保持当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最近几个月,随着全球经济初步复苏,这些政策措施已见成效。我国轻工产品出口有所企稳,并缓慢增长。但当前轻工产品出口的回暖只是初步的,未来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长期难言乐观。当前政策不宜贸然退出,应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出口行业转型的扶持力度。
轻工业出口总体恢复
2009年全年我国轻工工艺品出口3087亿美元,同比减少14%,降幅比全国总体出口水平低两个百分点。去年12月份开始,出口金额同比连续出现正增长。当月出口3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9%,今年1月出口280.8亿美元,同比增长8.41%。预计2月份出口仍会保持增长态势,但轻工产品出口增幅大大低于全国总体出口增幅。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果正式启动,1月份对东盟出口达19.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对拉美国家出口增长23.65%,对中东、非洲国家的增幅也超过一成。不少企业开始把目光从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大多数轻工企业出口订单有所增加,订单金额的增幅普遍在10%~15%左右。企业开工率较去年明显提高,部分企业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出口增长不具持续性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国际市场需求长期回暖尚待时日。推动当前出口增长的因素更多属短期因素,增长动力主要源自政府稳定出口的政策支持、国外客商补库存需求、担心中国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涨价预期,而非国际市场真实需求的反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出口信心仍显不足。尽管订单普遍增加,但长期订单较少,大部分是不到半年的短期订单。同时,一些企业反映,新增客户并未明显增加。大部分企业对下半年的订单预期比较谨慎,认为订单增加的后劲不足,认为全年能保持出口增长超过8%的不到一半,认为能达到2007年出口高峰的几乎没有。二是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企业现在普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据调查,目前东部沿海大部分企业的缺工率在20%~30%之间,不少企业因此失去部分订单。同时,用工成本却激增10%~15%。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持续推进,企业在社保、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三是原材料价格普涨。企业反映,今年以来,皮革、纺织面料、陶土、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10%左右,这些因素导致本来就微薄的利润更是大大下降。四是企业负担仍然沉重。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企业负担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企业反映许多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对海关、商检、税务等部门的官僚作风、变相乱收费等现象意见很大。有的企业甚至坦言,这些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比人民币升值还严重。五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于保护本国经济的需要,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对我部分轻工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去年以来,针对我国轻工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案件上升到9起,涉案金额达5.5亿美元。
政策性因素“稳”字当头
在当前外需不稳、国际保护贸易主义抬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不利因素仍未改变的背景下,保持国内出口政策的稳定是当前企业最迫切的愿望。
目前,轻工行业出口恢复程度总体较弱,难以承受政策调整的压力。今年1月份,轻工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45%,远低于全国商品总出口21%的增幅,比其他行业复苏明显脆弱。由于我国轻工行业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议价能力弱、中小企业多、产能严重过剩,长期恶性竞争,汇率升值很难通过提高价格转移成本,只能靠企业内部消化。印度、越南、印尼、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比我国低,水、电、土地、物流等费用与我国相当,我国轻工产业已经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如果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多数轻工产业将无法承受,势必将大量订单向周边国家转移,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国家就业。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各个企业都可以按“生产成本+一定利润”报价,生产很好安排。而每次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化,企业就要按“生产成本+一定利润+人民币升值预期”来报价。但是由于对未来汇率变化难以确定,造成企业十分被动。不少企业反映,由于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化,企业已经不敢接6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定单了,这种状况对我国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极为不利。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