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曾经跑马圈地式高速增长的中国信用卡已逐渐转向平稳增长。2009年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长强劲,四家银行发卡量占全国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已经达到59.1%。在信用卡授信总额和透支余额持续增长,信用卡信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大好形势下,信用卡坏账风险也在加大,这是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2010年所不能忽视的。随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上市行2009年年报的公布,其2009年信用卡业务亦浮出水面。
透过发卡规模、业务收益与授信情况三个方面指标的比较可以看出,四大上市银行在2009年金融危机余波未尽、中小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趋于“保守”的情况下,依然采取了激进的逆周期政策。
从表面上看,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份额获得提升,但在“全面赶超”股份制银行的背后,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并非高枕无忧:质量依然不高、盈利模式与客户结构未见突破;规模大跃进的同时坏账风险也开始抬头——数字风光的同时,信用卡业务的新老矛盾和问题更加交织。
四大上市行发卡占全国半壁江山
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指出,全国信用卡发卡量在这一年增幅趋缓,全行业结束了“跑马圈地”、发卡量“井喷”的状况——行业平均新增发卡量增幅为30%左右。
而从四大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数据来看,除建设银行外(有统计口径之原因),工、中、交三行信用卡发卡增幅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见表一: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发卡规模情况)。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银行,由于业务传统原因,中行目前运营着较大规模的“准贷记卡”业务,尽管这项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夕阳产品,但中行准贷记卡的存量规模依然高达600多万张。如果剔除该项业务,中行在2009年标准信用卡的累计发卡量为1669万张、新增697万张,增幅高达71.67%。
截至2009年末,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占全国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达到59.1%,比上一年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信用卡发卡规模这一市场格局中,国有银行正在全面超越一度领先的股份制银行。
在信用卡消费交易额方面,四大上市银行亦保持了较快的增幅。工、中、建三行卡消费增幅均在80%左右。交通银行年报虽未披露信用卡消费额,但据国泰君安等券商研究机构调研,其信用卡消费额增幅60%以上,卡均消费额居行业前列(见表一)。这一结果与发卡量的激增有较大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整个市场和用卡人群体的成熟。
在信用卡贷款(即信用卡应偿账款余额)方面,四大上市银行的增势更为迅猛:中行131.1%、工行115.7%。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总额近1289亿元,占全国52%。这一数据说明,在股份制银行基于经济周期考量、信用卡授信趋紧的情况下,国有银行“鼓励持卡人透支”并卓有成效。这一数字意味着在经历长期的高比率睡眠卡之后,国有银行信用卡持卡人交易行为开始活跃,但也可能在卡债激增的同时蕴藏了坏账的隐忧。
“交易型”与“美国型”模式取舍
在以往数年中,业内人士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颇有担忧:客户多数免息期偿还欠款、利息收入占比过低、商户手续费及年费收入“难撑大局”。
起始阶段的信用卡持卡人多为高端人士,免息期内还款甚至存款消费者大有人在,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信用卡的“交易型”收入模式。但随着年轻时尚族群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透支进而进入循环信贷的比例也日渐升高。2008年,招商银行(600036.SH)等信用卡“先行者”,利息收入在总收入占比已提高至4成以上。2009年,客户结构的渐进式调整和金融危机下群发性的睡眠卡“复活”等各种因素导致信用卡利息收入比大幅提高。
从四大上市银行年报及其他公开的行业数据来看,建行、交行信用卡利息收入占业务收入比已超过50%,这已经接近美国信用卡发卡银行的收入结构(见表二: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业务收益状况)。
工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占比在2009年末仅为17%,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67%。这当中固然有统计口径之因素,如可能将分期付款收入等“类利息”收入视作中间业务,但这一结构整体上反映了工行信用卡持卡人“交易型”保守客户为主的现实。
至于中国银行,由于标准信用卡业务起步相对滞后,虽然卡债增长迅猛,但利息占比估计仍在“交易型”与“美国型”之间。
质量之忧:低效卡片与坏账风险
尽管2009年年报展示了四行信用卡业务可观的规模,但分解、对比数字,大型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质量之忧仍不可忽视。
尽管四大上市银行发卡量皆跨入千万量级,卡片活跃率依然参差不齐——建行、交行卡均交易额相对较高,而工行卡均消费额仅为8632元、卡均透支贷款余额仅为708元——这一水平若与股份制银行发卡行相比则更显劣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中两行在2009年逆周期大规模发卡的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随着卡量与卡债的双重扩张,四大上市银行的卡债坏账率上升,坏账余额大幅增加(即使不考虑可能已进行的呆坏账核销)。年报显示,仅工、中、建三行的年末卡债即达19.7亿元,占年末央行所公布的全国信用卡坏账余额76.96亿元的25.6%。但从信用卡坏账率来看,工行达到1.54%、中行达到3.24%、建行达到1.66%——除中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外,工行、建行两行信用卡坏账率似乎较低(见表三: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授信状况)。
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国有银行在2009年卡债规模的跃进,坏账比率实际上是“放水冲沙”之后“改良效果”。中行信用卡坏账的绝对金额和比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半年报中一度达4%以上。而且由于“新卡—激活—正常—坏账”的滞后效应,国有银行的信用卡坏账或尚未充分暴露。
因此,笔者认为,部分股份制银行因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先行角色,其在2009年行业性的信用卡坏账风险中已相对充分暴露,国有银行的卡债风险也许需要从2010年才开始浮现。在规模的较量中,国有银行似乎已扳回一局,但能否笑到最后——实现规模、效益、风险的和谐统一,目前仍难妄断。(聂俊峰)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