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国内糖市从稳价向保供过渡

时间:2017-08-05 19:21:31

本周郑糖指数周一跌破六千整数关口后出现快速反弹,牛熊之辩依然困扰着国内糖市。7月份主产区产销数据不甚理想,处于销售旺季白糖现货价格反而不断下调,白糖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大宗商品,不过就绝对价格而言,郑糖依然是三年来表现抢眼的上涨明星品种,也是唯一逼近历史高点的品种。虽然半年多来白糖连续快速调整了1300多点,但相对三年以来上涨3100多点回落不及涨幅一半,调整幅度还是处于合理区间范围之内。食糖作为日常用品也作为战略储备物质具有重要的位置,若错估了糖市长期发展趋势和调控方向及重点,轻则国内白糖产业链陷入崩溃破产,重则全民为高糖价买单,因此不得不慎之又慎而又要责无旁贷。

国储储是国家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等事件采取的防范性政策,后来又演绎为控制价格的有效手段。国家储备政策实施和当时中国生产能力低下、外汇储备有限、国际地位不高有直接关系,还是属于深挖洞、广积粮的范畴。中国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诞生了经济奇迹,已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了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物资储备具有低效率、高成本的特征,属于弱国被动防御,既然中国已经富强起来,则需要化被动为主动,藏粮于地、更好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也就是说国家储备政策不会取消,但国储的地位会下降,规模会缩小、作用会减弱,而对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多将倾向于市场自我调节,但也不会放任自流。

从大的层面来讲,国家已经放弃了国储政策,改为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不过国家还是保留了发改委储备局等行政机构,也保留了收放储实施各类参与主体,只不过也要求其转变经营方式,从单纯服务国储转为参与市场竞争。白糖作为国储重要一部分去国储化进展缓慢,应该说是拖了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的后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糖市与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煤炭不同,国内糖市国产严重不足,按照前面国产产量低谷有一半消费量需要进口,也就是说与大量出口的钢铁只能被迫主动去产能相比,严重依赖进口的白糖具有更多的调控灵活性。不能为了去库存而粗暴去库存,从而严重伤害刚刚有点起色的国内白糖市场产业链的复苏,也就是说同样是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其中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性,采取的方式有疏有堵,国内糖市更多倾向于堵,这才有了白糖配额外进口加征特别关税。

需要注意的是白糖加征配额外进口特别关税并非闭关锁市,更不是为了让游资再炒一把糖高宗,而是为了国储出库创造条件,这也才有了糖会领导稳定糖价的总结发言。因去年年底国内糖市经历了一次疯狂炒作,其中有加征关税预期、也有外盘上涨的带动,同时打击走私力度提高也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当时笔者一再提醒对于本榨季糖市不宜过度乐观,糖价已存在严重非理性投机炒作成分,可惜糖市置若罔闻,整个白糖产业链沉淀了大量库存,最终才酿成了今年糖价暴跌的苦果。不过经过此轮中期调整之后国内整个白糖产供销库存已得到有效疏导,特别是商业库存已处于低位,终端用户绝大多数更是采取了现用现买的经营策略,在下一个榨季国产糖依然属于恢复性增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国内糖价缺乏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和理由。

近期国内对于糖市直补的传闻较多,大多属于猜测性质,国家对于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本质上属于保护国内农民利益,保护农民收入,部分地区也带有扶贫脱贫的任务,直补只是从理论上会压低价格,但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压价格,属于需要付出大量财政资金不得已而为之。特别对于白糖这种半工半农的商品,制糖企业和糖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一荣俱损共输的结局。在国产糖严重供不足需的情况下,能用市场化手段保护糖农为什么还要动用大量财政资金劳民伤财呢?国内糖市直补条件暂时并不完善,且和加征特别关税相抵触,国储出库无论目的还是目标都是满足市场需求,和上一轮牛市为了抑制通胀有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无论国储出库还是价补分离都需要避免望文生义,和打压糖价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当前国内糖市已严重超跌,需保持政策连续性、连贯性,调控国内糖市真正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加大打击走私糖力度,进一步减少进口,逆转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从而为国储出库创造有利条件,也就是从稳定糖价向保供过渡。(特约撰稿人冰峰,文章来自农产品期货网独家原创)

  • 上一篇:油脂:趋势机会需等待 强弱关系切换
  • 下一篇:如何看待雨季与高温叠加致螺纹钢库存“上升”(此文最后一次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