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金融杂志”,作者:冯维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9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二十年的金融业发展实践来看,在中央及内地其他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之下,香港政府为捍卫此项法律宣示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成功抵御两次大规模金融海啸的冲击,通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检验
香港回归后不久,即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蔓延,邻近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股市等资产价格出现暴跌,香港金融业及实体经济均被波及。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实体经济对银行业贷款需求也出现明显下滑。根据冯邦彦在《香港金融业百年》的记载,1998年和1999年,香港银行体系总贷款额分别下降20%和15%,香港本地使用的贷款及垫款也分别下降了5.5%和8.2%。更大的危机来自国际炒家对港元及香港证券市场的冲击。
1997年10月下旬,横扫东南亚的国际炒家移师香港,利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冲击港元和香港股市。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该指数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新成立的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顶住了国际炒家的第一轮冲击,恒生指数再上万点关口。
1998年8月,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背景下,国际炒家卷土重来对香港发动新一轮攻势,恒生指数一度跌至6600多点。8月14日,特区政府入市干预。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元,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准上。9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7项改革措施,两日后特区政府又出台30项改革举措。经过近一个月的缠斗,国际炒家损失惨重被迫撤退最终折戟香港。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约十年之后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渐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海啸中,香港并未居于飓风的中心,但开放经济条件下仍被殃及。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从2007年10月30日31638的高点,一路下跌至2009年3月9日的11345点,几乎跌去了三分之二。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等风险事件造成的冲击波及香港后,还一度造成银行同业拆息收紧、东亚银行被挤提、汇丰等购买美国次级债的金融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等影响,并通过欧美市场疲软对贸易渠道的负面冲击影响了香港产品的出口。尽管如此,正如香港金管局2007年12月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的分析,次贷危机对香港银行体系信贷风险的负面影响要低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平均信贷亏损远低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年后6%的水平。
为了应对冲击,香港引入百分之百存款保障,因为“避风港”效应在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受本地内需特别是中国内地需求迅速企稳并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下复苏影响,香港经济较快回暖,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迅速复苏。在此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香港,2009年香港股市集资超过5000亿港元。当时香港金管局判断,此次大规模资金流入大部分并非短期投机资金,而是涉及流动资金管理及融资,出现突然转向外流概率较低。
由于举措得宜,即便在2011年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再度急剧上升后,香港金融市场仍然正常运作,金融机构稳健运营,港元汇率没有大幅波动。有了之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此次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加从容不迫。总之,回归二十年来,香港金融业及货币当局应对金融风暴的韧性明显提升。
从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指标看,香港金融业回归以来取得长足进展
银行业方面,截至2016年12月末,香港共有195家认可银行机构及57家外资银行代表办事处,全球100大银行之中约有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银行业贷款总额则由1997年底的4.1万亿港元提升至2017年4月的8.5万亿港元;香港银行资产总额2003年时还仅为6.5万亿港元,到2016年增加至20.7万亿港元。
证券业方面,香港对资金流动不设限制,且不征收资本增值税或股息税,其证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活跃、流动性最高的市场之一。证券市场交易规模由1999年的3.8万亿港元增加至2016年的32.8万亿港元并一度在2015年突破50万亿港元。恒生指数由1997年末的10722.8点攀升至2017年6月15日的25565.3点,其间还一度突破30000点。
保险业方面,香港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人均保费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多家顶级保险公司都在香港开展业务,截至2017年3月底,香港共有16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4家经营一般业务,47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经营综合业务。香港一般保险业务毛保费由1997年的194.8亿港元增长至2015年的459.8亿港元。长期保险有效个人人寿业务保单保费总额由1997年230.1亿港元,上升至2015年的3092.9亿港元。2016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毛保费总额按年计增加14%。
债券市场方面,香港也持十分开放的态度,国际投资人可以便利地在香港债市投资,借款人也可以在香港市场发行各种债务工具。截至2014年底,非公债类别港元债务市场规模未偿还总额达到5590亿港元,占港元债务市场总额40%;政府债券计划下的未偿还总额为980亿港元。总体来看,回归二十年来金融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益发重要。1997年香港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245.1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0.5%,是进出口贸易、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到2015年香港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099.3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为17.6%,早已经超过房地产成为第二大产业。横向比较来看,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英国智库金融城公司(Z/Yen Group)2017年3月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香港在全球被评价的88个金融中心中排名第四,在亚洲居于新加坡之后而在东京之前。
(编辑:肖顺兰)